2024年01月07日
第03版:

关键在于抓好落实

本报评论员 刘太福

谋定而后动,谋定而快动。刚刚召开的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体会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年经济工作的思路目标、总体要求和任务措施。大政方针已定,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现在的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全市各级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上来,统一到市委工作安排上来,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底、见实效,在新起点上推动济宁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

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锚定“走在前、开新局”,高点定位、勇争一流,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干事创业激情更加高涨,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九大战略”强势突破,经济运行呈现向上向好强劲态势。把今天擘画的美好蓝图,变成未来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现实,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信心、乘势而上,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在新起点上推动济宁实现新跨越、实现大发展。

要聚焦重点工作抓落实。“纲举目张,执本末从”。做好今年工作,我们要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全面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聚焦聚力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发挥“九大优势”、实施“九大战略”,创新突破制造强市、数字经济、扩内需稳增长、招商引资、金融高质量发展、港产城融合发展、济宁都市区建设、县域经济争先进位、开发区能级跃升、乡村全面振兴等“十项重点任务”,更大力度实施高质量充分就业、发展优质均衡教育、建设医疗高地、推动高水平托育事业发展、推动养老服务提档升级、守护好绿水青山、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八大民生工程”,稳扎稳打、踏踏实实,以“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精神状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取得新成效。

要积极主动抓落实。抓落实,不仅是一种工作作风,更是一种重要的工作能力和素质。全市各级党员干部要在实干担当促进发展上更加自觉坚定,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树立正确政绩观抓落实,积极主动抓落实,聚焦实际问题抓落实,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以只争朝夕、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狠抓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干出实绩、干出成效。要在践行宗旨为民造福上更加自觉坚定,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在站稳人民立场上下功夫,在走好群众路线上下功夫,在办好民生实事上下功夫,继续发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下大气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好教育、医疗等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要在廉洁奉公树立新风上更加自觉坚定,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把全部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上,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让我们始终保持敢打必胜的胆略气魄、激情燃烧的进击状态,思想再解放、境界再提升、标杆再拉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有利条件,脚踏实地抓好落实,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2024-01-07 本报评论员 刘太福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58980.html 1 关键在于抓好落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