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凡
邹城市探索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是抢抓战略机遇、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抓手,更是推动消费扩容提质、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要求,对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现状
党建引领明确共同富裕思路。围绕“五大振兴”,突出党建引领,高点定位聚力突破,探索出“1321”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其中,“1”就是一面党旗,让群众“有方向”。坚决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重要指示要求,全面开展“村村到”调研活动;编制规划,高标准实施示范带、示范片区、示范镇、示范村、示范项目“五个示范”工程,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大束片区)、中心店镇“城乡融合共富”实践样板区等8个示范区和120余个省市级美丽乡村。
产业支撑奠定共同富裕基础。大束片区坚持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核心,投资50亿元建成食用菌产业园,日产金针菇400吨、年产值8.7亿元,创成济宁市第一家省级农高区,带动2000余名农民增收致富。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南葛、钓鱼台等4个村,采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建成蘑菇大棚近400个,实现了企业增效、集体增收、农民增富。推动市场资本与省农科院合作,带领6个村发展万亩特色林果种植基地,构建企业驱动、跨村联合、抱团发展、农民参与共富模式。
物质精神双丰收指明共同富裕方向。大束片区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满足村民精神需求。积极发挥文旅优势,将文化与旅游、教育等多产业融合,通过“大束好品”旅游商品集市、“寻美大束”DIY 手造体验、花田科普大篷车、“寻美大束”摄影展等活动,统筹推进“党建+文化”,不断推动美丽乡村、宜居乡村、创业乡村“三村”融合,目前片区内已有10个村建成省、济宁市级美丽乡村。
可行性分析
产业基础雄厚,经济实力突出。202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4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3亿元,经济实力处于全省前列;入选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省生态文明十强县、省建筑业综合实力十强县,五项荣誉均为济宁市唯一;是首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文旅等方面配套齐全,具有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最关键的基础条件。
文化资源丰富,文旅深度融合。邹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是著名思想家孟子的故乡,也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孟子思想、母教文化、邹鲁文化交相辉映,城市建设历史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城市独特的风格与魅力。目前,“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已成为邹城的一张靓丽名片,文化氛围浓厚、百姓精神富裕成为重要的特色,为共同富裕奠定了文化基础。
加快城市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邹城市委、市政府拉框架、打基础、强功能,形成了老城区、东城区、孟子湖新区三个相对独立区域,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水电暖气的供应质效不断提升,公园、绿地、商业、高端住宅持续增加,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幸福宜居新典范城市,为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提供了重要保证。
下步建议
以就业为基础,在创造致富机会中推进共同富裕。邹城市委、市政府加强支持引导,找准重点、创新思维、选准方向、合力攻坚,制定科学的扶持政策,在新的行业领域、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中寻找致富机会,积极发展农业“新六产”,千方百计保障就业,鼓励大众创新创业,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致富机会,努力让每一位市民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以文化为引领,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推进共同富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结合孟子孟母等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两创”,以文化支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健全法治社会和信用体系,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丰富优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逐步提高文化教育基地、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基本理论宣传等文化基本公共服务质量。
以分配为抓手,在维护公平正义中推进共同富裕。立足缩小城乡、区域、收入差距,坚持发展县域经济“强县”、推进乡村振兴“富民”。加快制度优化和改革,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为市民提供更全面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以协同为方向,在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中推进共同富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落后地区流动。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完善道路、桥梁、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更好地连接城与乡。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加强农民专业技能培训,支持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旅游业等新兴产业,帮助农民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以服务为保障,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更加均衡的公共服务。坚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创新机制手段,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科技,提高公共服务资源利用效率,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奠定共同富裕良好社会条件。
【作者单位:中共邹城市委党校。本文系2022年度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系统课题《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新时代新征程经济工作研究——以邹城市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为例》(2022XTN09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