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4日
第04版:

乡野四月天

王同举

谷雨是最有乡土味道的节气,也是最亲近农人的节气。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轻声吟哦“谷雨”二字,谷子的清香便挟裹着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舌尖似乎也沾染上了雨水的鲜甜。

谷雨时节,虽已时值暮春,乡村大地依然延续着欣欣向荣的春日景致。河水一改往日的沉寂,变得喧闹起来。河岸水草丰盈,几只鸟儿欢快地在草丛中觅食。河堤绿柳成荫,柳枝摇曳,风姿婀娜,细长的柳条儿不时地轻拂河面,把一河春水撩拨得涟漪四起。田野里,绿草顺着田埂恣意蔓生,似乎要把绿色带向更远的地方。坡地上,白色的荠菜花、紫色的牵牛花拥簇在一起,草丛里间杂生长着几朵粉红的杜鹃花。村头有一棵高大的槐树,不时有槐花自枝头飘落,悠悠然然地,像一只只白色的蝴蝶在展翅飞舞。河水清洌,草木丰茂,鸟语花香,乡村被渲染成一幅灵动的水墨画。

谷雨时节的雨,不再似初春的雨那般浅吟低唱,而是多了一份豪放与酣畅。大自然用一场知时节的雨,唤醒了万物生命的律动,拉开了一年一度春种春耕的序幕。

谷雨前后,雨水变得殷勤起来,泥土松软,春种春耕正当时,田间地头处处是农人们俯身劳作的身影。“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布谷声声催农事,农人们开始忙碌起来,披蓑戴笠,套轭扬鞭,犁田、下种、撒肥,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韵律感。农人与奋力迈进的牛儿,水田里觅食的白鹭,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绘下了动人的春耕画卷。农人们深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道理,他们谨守着农事节令,有条不紊地在土地上努力耕耘。汗水滴下了,种子种下了,种下了农人对土地的那份虔诚,也种下了农家的希望。

谷雨的雨,不仅仅是“下谷子的雨”,还是催生野菜的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遍地疯长的野菜,是大自然对农人辛勤劳作的额外奖赏。脆生生的水芹,鲜嫩的蕨菜,肥美的苋菜,散发出迷人的清香,挑逗着人的味蕾。人们纷纷挎上小篮子,带着小铲子,去田野间搜寻野菜的身影。一篮子野菜拿回家去,稍作处理后,清炒、凉拌、煮汤,满屋子里都充盈着春天的味道。吃食春天的时蔬,把春天吃进肚子里,农人就有了精神气,步履稳健了,牛鞭儿甩得更响脆了,锄头挥得更勤了。

谷雨时节,气温适中,雨水充沛,是采茶的大好时节。明代许次纾深谙茶理,认为采春茶要谨遵时令,他在《茶蔬》中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谷雨茶芽叶肥硕,色泽翠绿,清香可人,深受爱茶人士喜爱。乡下有“走谷雨”的说法,意思是在谷雨天采摘茶叶。“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诗句所描述的谷雨采茶的场景,跟随着时令的脚步在茶山上一次次上演。采茶人在层层叠叠的绿色中穿行,走得心旷神怡,走得悠然自得,摘得春色满怀。

春归谷雨,夏至未至。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次回眸,谷雨过后,春天渐行渐远,乡村即将进入炎热的夏季,蛙鸣声声、瓜果飘香的日子,正马不停蹄地赶来。■心飞扬 摄影

2024-04-14 王同举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7914.html 1 乡野四月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