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胡碧源 实习生 吴一鸣)4月12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济宁市特色道德建设品牌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4场)——邹城专场,介绍“仁爱邹城”道德建设品牌工作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邹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邹鲁圣地”的美誉。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邹城市立足实际,确定了“仁爱邹城”道德品牌,致力于将邹城打造成为一座充满仁爱、和谐的人文之城。
坚持协同育人,构建“五位一体”育人体系。推动母教文化与立德树人有机结合,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心理“五位一体”育人体系,推选中国好人3人,山东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1人,山东好人37人,济宁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44人,济宁好人100人,邹城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1000余人,2023年山东好人6月发布仪式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邹城举行。
树立身边典型,强化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把涵养“好人文化”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和重要抓手,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先模人物进行动态管理,加大礼遇帮扶力度,采取定期走访慰问等一系列优待帮扶措施,形成了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创新基层实践,打造品牌场景示范工程。以“儒润邹城·仁民爱物”为主题,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地域特色相结合,坚持“一点一主题,一题一特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的传播,进一步提升道德素养,深化拓展“仁爱邹城”的品牌形象。
聚力志愿服务,引领市民崇德尚德新风。组建“1+17+N”志愿服务体系,着力构建“15分钟志愿服务圈”,全市累计登记注册志愿者25.7万人,志愿服务队伍1994支,培树“泉小哥”“管得宽”“青禾逐梦计划”等105个优秀志愿服务品牌。2023年,在全市创新推行“3+5”社区联动机制,打造“儒润邹城·善立方”社区志愿服务品牌。
弘扬传统文化,统筹推进美德信用建设。下发《邹城2023年信用和美德宣传活动实施方案》,扎实开展“诚信建设万里行”“3·15”信用宣传等活动,让“信”者增值,让“德”者受益,推动“美德信用”与乡村文化振兴同频共振,乡风文明蔚然成风,共同推动邹城市美德信用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