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胡碧源)4月16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 奋力书写人民满意教育答卷”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兖州区教育事业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兖州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连续三年召开最高规格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先后出台《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坚定不移抓投入、强基础、促改革,全区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持续加大教育财政投入,设立“尚贤教育基金”,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28个,新增校舍面积24.8万平方米,新增学位2.2万个;全区义务教育阶段省标准化学校建成率达到100%。在全市率先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创新出台关心关爱教师“暖心十条”,去年,4名教师获评“齐鲁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1人获评“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1人获评“山东省技术能手”。坚持“五育”并举,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持续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加大安防、校车、配餐等检查整治力度,持续营造良好教育学习环境。
将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大力实施基础教育提升计划,全方位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打造“南北呼应、东西拓展”均衡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农村教育底部攻坚,有序推进资源整合。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实施“强镇筑基”“双百工程”,用好13个城乡教育联盟,以城区优质资源激活农村学校发展内驱力。持续扩增高中优质学位供给,促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推进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统筹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青少年打好精神底色、夯实人生根基。打造教育教学新格局,实施校长领导力建设“头雁工程”,打造教育家型校长队伍。实施骨干教师培养“雁阵计划”,利用九州教育研究会平台,加强与全国名校联系。开展“树师德、正师风”主题教育,全面提升教师履职能力。继续实施好关心关爱教师暖心举措,让教师干有劲头、奔有方向、成有盼头。深化产教融合,加速产业、行业、企业、就业联动,打造“校企双制、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省级样板,让职业教育成为兖州集聚产业、汇聚人口的最大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