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廉为荣,以贪为耻”是历史上许多优秀家族的价值追求,也是家道兴盛、和顺美满的传世家宝。
梁山县纪委监委挖掘传统经典家规家训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时代价值,以微电影的形式,引导家庭以史为鉴、以剧为典、以廉润心,在党员干部中产生积极反响,也赢得群众的掌声和好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清正梁山”廉德文化品牌。
梁山县纪委监委出版过《清正梁山》《梁山好家训》等书籍,还以山东梆子、枣梆等形式,以本地历史清官廉吏刘宁、王录、赵鲲等为原型,精心创排了《夫妇双清》《冰操之颂》《父子双进士》等3部廉政戏曲和1部廉政短剧。
克服冰冷的说教模式,避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让廉洁文化有温度、有温情、接地气。立足当地文化资源,收集整理了一批保存完整、影响深远、特色鲜明的家规家训,将明代廉吏高默和抗日英雄史九职,当代党员干部典型程勉等优秀家风家教故事摄制11部微电影,在“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广泛播发,扩大了廉洁文化精品佳作的影响力,实现了廉洁文化建设的广泛覆盖。
融合传统文化与廉政文化,通过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让党员干部和群众接受并喜爱,是创作的重点和难点。《清正梁山》突破说教模式,利用微电影浓缩精华。5部微电影主题内容各有侧重,有清廉为官,造福百姓的;有贤内助廉洁持家,支持丈夫建功的,还有一身正气教育子女的。
影片虽然没有宏大的场面、炫丽的特效、经典的桥段,但让观众在近距离中产生情感,在艺术中产生互动,在感悟中产生共鸣。镜头语言的使用,突出简洁、洗练、讲究特点,每一部都具有独立的艺术特色,厚重了思想性和艺术性,实现了“小切口”做深廉政教育“大文章”。
从5部微电影的内容看,无疑就是清廉家风的“合奏曲”。当我们对每一部作品细细品味,就能体会到更深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这种以“思想+艺术+技术”的模式,采用短平快的新技术、新表达、新传播开展家风建设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探索。
这几部微电影的创作者都是最基层的剧作家,在策划每一部影片时倾注了巨大的政治热情和艺术激情,每个故事的选取都具有代表性。这些经典历史故事,在他们的艺术烹调下,共同会合成全方位、多视点、立体式的艺术呈现。
《夫妻双清》主人公刘宁,是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贡士,后任刑部主事。为官刚毅廉明,正直豪爽,不受贿,不容私,一生忠守“倡廉洁、重信义、不纳私”的家训。影片避开了他的正面形象,讲述他夫人面对来历不明的金银珠宝不为所动,将行贿之人扭送官府的故事,生动还原了刘氏家族清廉质朴、风清气正的美好家风,无形之中让人牢记“妻贤夫祸少,子孝母心宽”的古训。
清代著名考古历史学家、治黄专家蒋作锦,治黄3年,功绩显著,民众赞佩。《黄河钦差蒋作锦》用为官清廉住磨坊、居官避嫌不徇私情、亲力治黄、良言教子等几个故事进行艺术串联,让观众在感动中看到了一个坦荡磊落、大仁大义的历史人物形象。
5部电影用时都不长,但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廉味悠扬,让观众意犹未尽中收获启示和感动。
用影片讲故事,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微电影中加入廉洁文化元素,进行廉政教育,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丰富廉洁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一种探索。
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累需要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在推动清廉家风建设中发挥作用,也必将大有作为。这种作为不是都要体现在“大片”“经典”之上,微电影的模式就可以小成本干大事,还能以独特的优势将新思想传播得更广更远。
在这种创作中,要善于利用本土资源,挖掘地方特色。《清正梁山》就是从孔子“为政以德”,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思想中汲取的历史文化精华。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厚植廉洁文化底蕴,为清廉家风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如此,创作的源泉才会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创作的作品才会更有感染力生命力,才能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