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第03版:

县域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路径

■乔珍珍

家庭农场已成为建设县域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力量,是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助力器。当前我国进入“十四五”发展时期,新发展阶段赋予家庭农场发展的新使命,亟需探索构筑多元化发展路径共促县域地区家庭农场的高质量发展。

以“政策支持+”培育构筑发展保障体系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发展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4年,农业部出台《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鼓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重点支持家庭农场的发展,从中看出家庭农场的高质量发展具有良好的政策东风。

在家庭农场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如土地流转困难、融资渠道不畅、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和挑战,因此,需要强化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家庭农场培育发展工作,加强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建设,将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列入政府目标管理指标,进行量化考核。不断夯实政策支撑保障家庭农场发展,制定出台配套支撑政策,提供技术推广、职业培训、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服务,降低家庭农场的经营成本和风险,同时健全土地流转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保障家庭农场的土地权益。

以“配套体系+”为发展助力

全面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大力发展共同配送、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乡村下沉。深入实施家庭农场“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家庭农场引入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农产品实时代养等模式,并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互联网手段进行宣传,为家庭农场解决农产品销路,拓展市场。同时,家庭农场还应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与农业企业的合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以“适度规模+”实现规模效益

家庭农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适度规模经营,规模较小可能会导致投入过剩或不足,高质量发展也就提不上议程。目前,嘉祥县家庭农场平均经营面积达到100亩以上,其中经营面积在500亩以上的大型家庭农场有20余家,随着家庭农场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经营水平的提高,嘉祥县家庭农场经营效益也在不断提高,2023年嘉祥县家庭农场平均亩产值达到6000元以上。

以“优化要素配置+”激活发展动力

资源是实现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提升家庭农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家庭农场必须具备独特的资源和优势,做好“土特产”三个字文章,用好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坚持因地制宜,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发挥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积极发展种植类、养殖类、种养结合类、服务类等多种类型的家庭农场,覆盖种、养、加、产、供、销等众多领域。

以“拓宽融资渠道+”消除发展的后顾之忧

县域地区应为支持家庭农场提供优惠的融资政策,创新金融扶持机制,提供家庭农场定制的信贷产品,简化放款审批程序,提供优惠利率、农业信贷担保,完善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指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家庭农场融资渠道,规划交易程序,对下乡的资本在引入、使用、退出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监管,鼓励家庭农场通过动产抵押、股权出让、债权转让等多种形式拓展融资渠道。

以“人才教育+”助力家庭农场腾飞

人才是县域家庭农场发展的第一资源,经营者的素质和能力是决定家庭农场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各级政府部门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制定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家庭农场的发展,以乡村本土能人、返乡创业人员、大中专院校回乡毕业生、乡村产业致富带头人等为重点,充分利用县域融媒体等平台,发布推送家庭农场发展带动典型实例、利好型扶持发展政策、种养产业新型技术等信息,积极鼓励引导乡村优质人才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广阔大地中来,同时定期组织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的各类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素质,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家庭农场经营者。

以“示范带动+”发挥辐射效应

随着家庭农场在各地的迅速发展,增强示范场的辐射带动效应势在必行。要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制定家庭农场发展优惠政策,安排专项资金对家庭农场示范场给予扶持,完善县域地区家庭农场示范场认定管理办法,每年组织申报评选一批县级家庭农场示范场,努力实现家庭农场示范场“一村一示范”布局,强化典型引领,同时要在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上下功夫,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在带动镇村小农户、服务农户中发展壮大自己,实现合作经营、共谋发展,共同增收致富。(作者单位:中共嘉祥县委党校)

2024-04-24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8852.html 1 县域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路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