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0日
第03版:

乘风破浪,兖州经济走在前

■本报通讯员 张理正

兖州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培育壮大新兴动能,塑造区域发展新优势,全力推进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62.91亿元,同比增长7.1%,高于全市0.5%,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居全市第1名。

重大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扩投资就是稳增长。今年以来,兖州区提前部署,精心谋划,亮出“项目单”、排出“工期表”、挂出“任务图”,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制度,指导项目单位抢抓项目施工黄金期,力争每月都有一批项目实现前期突破、扫尾净地、落地动工。

以一季度集中开工为首轮攻势,全面推进GW级光储一体化基地建设,年产10万吨钢帘线等128个5000万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超1139.88亿元,培育形成一批新的产业增长点。加快崇德大道(兖州段)、济微高速北段、城市内涝治理、压煤村庄搬迁等项目实施,力促投资持续稳定增长。

截至3月底,全区92个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8.56亿元,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达到30.5%,有力支撑一季度投资增长8.2%,为扩投资稳增长作出了贡献。

新质生产力跑出“加速度”

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先后实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数字经济十大工程,出台支持制造强区建设十条意见。围绕“3+2”主导产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蓄势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转型,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1季度全区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1.52亿元,同比增长20.1%;高技术投资同比增长54.1%,环比提升30.2%。

兖州区首个采煤沉陷区漂浮式250MW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首座“光储充检”一体化充电站投入运行,联合各运营商梳理5G基站建设任务79个,摸排5G信号深度覆盖场景16处,联网公共充电站25处、充电桩207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3亿元,同比增长60%以上。

新型消费点燃“主引擎”

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够引领新兴产业发展,还能优化消费供给、激发新型消费、推动消费市场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1至3月,兖州区相继出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商贸流通发展、提振文化旅游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通过创新提升消费体验、丰富消费场景,培育壮大绿色消费、文娱旅游、高端消费等新型消费。开展新能源汽车促销、汽车“焕新季”展销、“潮起端信里”汉唐文化汇演、第六届油菜花节、“爱在兖州 喜遇良缘”交友联谊、网红打卡地、大型房地产展销会等促消费活动62场,打造“特色文化”“烟火经济”聚集区9处,累计发放消费券340万元。

在各项利好政策刺激下,消费热点不断升温,消费场景“多点开花”,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1季度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1亿元,同比增长10.1%;外贸进出口总额48.6亿元,同比增长27.9%;商品房销售面积12.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1%;销售新能源汽车796辆,同比增长121%;累计接待游客108万人次,同比增长313%;营收1870万元,同比增长176%,新型消费市场不断释放新活力。

2024-05-20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2015.html 1 乘风破浪,兖州经济走在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