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6日
第03版:

“济宁工匠”

闻道

大国工匠是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

据报道,自2019年以来,我市累计选树“济宁工匠”115名。4人获评“齐鲁大工匠”,20人获评“齐鲁工匠”,2人获评“山东手造工匠”,2人获评“齐鲁巾帼工匠”。另有2人获评“山东交通工匠”。

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中华全国总工会年初印发《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实施办法(试行)》,计划每年培育200名左右大国工匠,示范引导各地、各行业每年积极支持培养1000名左右省部级工匠、5000名左右市级工匠,形成大国工匠带头引领、工匠人才不断涌现,广大职工积极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良好局面。

“济宁工匠”选树,意在围绕突破核心产业链发展、工业技改、新兴产业、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建成一支符合济宁高质量发展需求、门类齐全、梯次合理、规模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为实现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强大人才支撑。今天,一大批工匠人才不断涌现,诠释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同时,实施“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导师带徒”、结对帮带,深化工匠学院建设,充分发挥工匠人才示范引领作用,赋能匠心传承。大力培育全员创新企业,举办职工创新创效竞赛,广泛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畅通发展路径,充分释放企业和产业工人创新潜能、创造活力。聚焦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围绕全市“九大战略”“十项重点任务”,丰富实践载体,增进联动协作,为产业工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匠心聚,百业兴。从“神舟飞天”到“嫦娥揽月”,从“天眼探空”到“北斗组网”,这些令人瞩目的非凡成就,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也离不开匠人匠心的有力支撑。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据了解,2024年度“济宁工匠”申报选树工作将在下半年进行,在选树“济宁工匠”的基础上,增设选树“济宁大工匠”“济宁手造工匠”,共计30名。增设选树“济宁大工匠”“济宁手造工匠”,是传承工匠文化、培育工匠精神,推动工匠人才建设扩面升级的重要举措,对于积极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和工匠技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意义重大,将助力“山东手造·济宁好礼”推进工程和“济宁工匠”建设工程实施,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步伐。

高质量发展呼唤高技能人才。期待更多“济宁工匠”脱颖而出,厚植报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在各个领域深入钻研、大胆创新,推出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为推动济宁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24-05-26 闻道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2546.html 1 “济宁工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