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需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新时代以来,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开启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在有效应对风险挑战中推动中国号航船劈波斩浪、砥砺前行。面对国内外环境之变,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谋划改革举措,为畅通经济循环提供制度支撑;面对资源环境约束,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中国成为全球绿色发展的引领者……一次次运用制度力量激活发展潜力、应对风险挑战,表明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突破瓶颈、打破束缚,集聚起攻坚克难、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强大势能。这是我们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进而推动事业不断发展的宝贵经验。
——人民日报:《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
2012年到2024年,民营企业数量从1085万户增加到5500万户,增长近4.1倍,总量占比从79.4%提高到96.4%,贡献税收由48%增长到近60%,吸纳城镇就业占比达86.1%。个体工商户从4000多万户增至1.2亿户。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500强整体规模持续增长,入围门槛达到275.78亿元,是2012年的3.5倍。入围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由6家增至36家。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得益于全面深化改革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创造了机遇、提供了空间。
——人民政协报:《引领民营企业为国担当为民造福》
发放高温津贴是高温天气下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一项关键措施。对35摄氏度以上(含35摄氏度)高温天气室外露天作业人员,各地有不同的发放标准,比如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地的高温津贴是每人每月300元。需要指出的是,高温津贴是劳动者法定的报酬待遇,不是用人单位提供的福利。同时,有关规定要求用人单位不仅要发放夏季高温津贴,还要做好防暑降温用品供应,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对应该发放高温津贴、但实际未执行的用人单位,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提起劳动仲裁。
——经济日报:《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清凉权益”》
农民进城务工是大趋势。近年来,我国每年都有大量乡村人口离开农村,农民工规模近3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约1.8亿人,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近1.3亿人。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附着在户籍上的基本公共服务差别对待的藩篱,把该打开的“城门”打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围绕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
——环球时报:《抓住城乡融合发展重要窗口期》
(闻道 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