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柯
民以食为天,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吹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为深入推进粮食领域改革注入强大动力。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实现粮食增产提质,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对于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党政同责,扛起粮食安全重任。粮食安全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实行党政同责,就是要释放强烈的重农抓粮信号,做到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坚持考核奖惩并重,逐级压实党委、政府重农抓粮责任,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少,把粮食安全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上。坚持政策保障,落实产粮奖励和种粮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基层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聚焦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推进小麦、玉米、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逐步提高粮食作物保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坚持专业服务,统筹政策支持、资金保障、人才培养、技术指导、金融信贷等方面力量,加大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扶持力度,提高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
坚持量质并重,保障农业有效供给。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问题。”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耕地质量,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排查整改,依法依规妥善处理乱占耕地存量问题,严控耕地“非粮化”,确保粮食产能稳定。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开展现代种业振兴行动,实施种业强“芯”工程,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和“卡脖子”技术,推动种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为粮食增产提质提供动力。抓好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产品生产规模化、智能化水平,实现主要“菜篮子”产品有标可依,确保农产品质量产量双提升。
坚持绿色融合,强化产业力量支撑。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绿色融合发展,强化产业力量支撑,推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坚持绿色发展主题,推进有机肥替代使用,科学施肥技术普及应用,推进农药减量增效,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生产。坚持融合科技动能,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开展农机服务工作,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提升规范农机作业能力。坚持发展按揭农业,运用工业化思维抓农业,同时组织金融挂职干部对接新型经营主体,拓宽群众参与现代农业的路径,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兖州区委党校 本文系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专项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