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黄建光 张子晗
近年来,嘉祥县教体局聚焦群众关切,创新监督方式和机制,通过织密织紧校外培训监管网、从严规范管理等措施,实现对培训机构的全流程监管,确保“安全守护”专项工作成果持续巩固。
注重统筹推进
织密织紧“监管网”
嘉祥县教体局积极探索校外培训机构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坚持校外培训机构党建与公办学校党建督查同步开展,全面实现校外培训机构党组织建设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充分运用行业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分组划片、现场排查等方式,设立专、兼职非公党建指导员66名,按照既指导机构党建业务又督导机构培训行为“一岗双责”要求,点对点帮助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党建工作,组织协调机关和学校先锋模范党组织与培训机构党组织结对共建,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
充分发挥“双减”工作专班作用,牵头组织召开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会,形成县级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执法、镇街协助执法、社区包片巡查、网格员包点监督四级执法监督网络体系,实现执法监督的全覆盖。成立校外培训监管科,推行“日监管+周巡查+月专项”检查制度,以镇街、县直学校周边为单元,采取分块方式先后组织检查人员200余人次、排查机构150余家;联合公安、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对无证办学、违规变异办学行为进行专项检查,采取取缔、关停的方式先后8次对转入“地下”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治理;开展培训广告专项清理行动,约谈3家培训机构,拆除、整改违规户外广告17块、招牌33块,门头含有“英语”等学科类广告语83处,收缴销毁学科类违规宣传单20000余份。
从严规范行为
筑牢行业自律“安全线”
嘉祥县教体局组织全县140所中小学教师签订《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承诺书》,从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等五方面作出职业行为承诺,引导全体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组织、不参与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培训,告知学生理性参加校外培训机构非学科类培训,不动员、不组织、不推荐、不要求学生参加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培训。
同时,召开全县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会议,组织辖区内63家校外培训机构签订《嘉祥县校外培训机构承诺书》,对全县校外培训机构218名任课教师及55名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和警示教育,要求坚守安全底线、规范办学、提升培训质量。邀请20余名专家,联合公安、消防、住建局等11个部门,每月开展一次检查抽查,对培训机构的场地安全、教材插图、课程设置等要素进行审查,不符合的一律进行整改,待验收合格后方可经营。
用好用活平台
资金全流程监管“云保障”
依托全国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平台,嘉祥县教体局联合中国农业银行嘉祥支行和培训机构签署三方协议,培训机构开通公户和监管账户,形成“教体局监督—机构配合—家长认可—银行服务”的工作流程机制,由培训机构发起,家长通过家长端按课时进度进行消课支付,推动选课、签约、缴费、消课、评价、监管等工作“上云”,打造闭环式监管服务体系,营造培训机构比优争先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63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课程上架率100%,平台缴费率100%,有效防范“退费难”“卷钱跑路”等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发生。
此外,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校门口显著位置悬挂带有“随手拍”二维码等内容的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举报公示牌300余块,发放《校外培训机构致家长的一封信》16万余份;通过嘉祥县政府网站、“嘉祥发布”公众号等载体,定期公布全县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向社会聘请15名党员担任校外培训行为监督员,将全县培训机构治理情况、公示内容主动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实现“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全方位公示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