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超 薛新平 李祥云 赵朋
在金乡县化雨镇,坐落着一所拥有70年历史的老校——金乡县化雨中学。经过70年的发展,化雨中学已发展成为金乡县乡镇教育的龙头学校。若问学校在全县乡村教育中常年保持优势的秘诀是什么,那就是学校有一支严谨勤奋的教师队伍和一个团结上进的管理团队。一批好教师带出一批好学生,优秀的管理团队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化雨中学立校之源究竟在何处?
党建引领 提升学校发展内驱力
金乡县化雨中学党支部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和“为每个学生的一生做准备”的办学理念开展党建工作。在坚持做好党建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为抓手,积极创建“徽映初心,春风化雨”党建品牌,引领学校各项工作不断发展。
学校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党员利用“灯塔-党建在线”“学习强国”等平台开展学习。到羊山红色教育基地、南京研学参观接受教育,增强了党性,提高了觉悟。2024年,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肃工作纪律,以良好的工作状态扎实开展党建工作。
同时,认真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紧扣岗位职责,以“三会一课”为重点,持续规范政治生活。学校党支部及时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迅速传达,落实到位;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建设,定期排查风险隐患,带领师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并签订承诺书;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开展;注重加强对青年优秀教师的培养,选优用强干部,坚持高质量发展党员。
多点发力 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要想使老师专业素养成长得快,发展高,学校就要积极为教师成长搭建多方舞台。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提升专业素养,学校从教师个性化发展、校本培训等多方面多渠道护航教师专业发展。
金乡县化雨中学定期举行读书分享会,让阅读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通过阅读更好地提升教师素养。通过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师徒互荐一本书”活动,以读书——实践——反思——共享的阅读过程,帮助教师激发灵感,明确专业方向,反思教育教学过程,共享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结合阅读专著以及课堂教学实感撰写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让广大教师在共读共研中不断提升教育智慧,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知识储备。
为了拓宽教师的学习空间,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作用,学校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一师一优课平台、山东省教师教育网、济宁市专业技术平台等助推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积累和沉淀。同时,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学校先后选派教师去北京、江苏、浙江以及省内地市区外出培训、学习,与名师一路前行,打开教师的视野和思路,寻找自我突破,大力推进教学改进。依托金乡县教体局联盟校的片区资源,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城乡联盟校教研活动,邀请县教学研究中心到学校开展送教暨“强镇筑基”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领悟、提高的机会,切实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实施“金质课堂”教研计划,组建学区联盟教研共同体,通过点点联动,互助帮扶,引领镇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并积极开展专家进校园活动,邀请省、市专家、名师进校园诊断教学,在专家的引领下,使之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底蕴、有内涵的研究型教师。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希望和未来。为此,学校立足实际开展了“传、帮、带”青蓝工程,老教师发挥教学经验优势,青年教师发挥信息化水平优势,同伴互助;以学科组为单位,定期举行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开展“人人一节公开课”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校域内互相学习,用心点评,共同进步;开展新媒体技术手段培训活动,提升教师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既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培训,也关注老教师的经验传输,以实现学校教师的整体发展。
立足教研 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而重在教研。金乡县化雨中学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品质课堂为核心,明确“教、学、评一致性”改进行动实施框架,全面规划学年教研蓝图,各学科组、年级组制定学科、年级详细地研究周计划、月计划。扎实落实半日教研制度,确保学科、班组教学教研常态化运行。基于学校实际,创新构建了“大教研”“小教研”双线教研,撬动集体智慧,赋能学校发展。其中,“大教研”以学科教研室为单位,发挥骨干教师的核心示范作用,引领团队整体提升;“小教研”以办公室为主阵地,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教师们在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用“聊天”的方式展开教学研讨,使得教研活动更有“聊效”。
以赛促“变”,在比赛的磨练中促进教师教科研专业发展。一个优秀老师的成长离不开“磨课”的经历。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形式多样的教研比赛,坚持“一人上课,团队备战”的策略,以赛促备,以赛促评。以团体的力量去反思课堂,完善课堂,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逐渐完成新型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四个维度的转变。
以研促“升”,在课题研究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课题研究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石,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教师可以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将帮助教师提升个人学术品牌和影响力,为其在职业生涯中赢得更多发展机会和资源。近几年,学校重视各级课题研究,每年为课题研究提供足额研究经费。目前学校在研市级课题一项,县级课题两项,校级课题多项。
精致规范 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格局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金乡县化雨中学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畅通工作作风投诉渠道。对问题建立台账,分类管理,特事特办,专事专办,确保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促进学校群众工作的稳定。一学年来校长热线接听正常,工单回复和解决及时,未发生一起舆情事件。2023年10月成功举办“家校携手共育未来”大型家长开放日活动。
对于在校学生来说,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是一个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从基本常规、细小之处进行规范训练,并注重反复抓、抓反复可较好地实现学生不良习惯的转化。在学校政教处全体成员的带领和管理中,有效遏制了校园欺凌和其他严重违纪现象发生。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规范的用餐秩序、响亮的离校口号、整齐的两操升旗仪式,提升了学生士气,赢得了家长们的高度赞扬。
学校充分利用班会课,组织班主任带领学生学习《化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班级管理注意事项》,根据各个班级的实际状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点进行指导,督促学生执行行为规范。并制定了《化雨中学班级量化管理细则》,政教处全员抓违纪,全员抓管理。对违纪和扣分现象及时拍照发班主任群。不定期召开管理反馈会,班主任队伍和班级管理水平每天在树标杆、学榜样、找差距中稳步提高。政教处结合实际制定了《化雨中学住宿生管理办法》,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实现了晚9:50学生全部上床,10点全部入睡的良好就寝环境,保障了学生的充足睡眠,为学生在课堂上有良好的精神提供了保障。
为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格局,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组织师生先后赴鲁西南战役纪念馆、王杰纪念馆等开展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等活动,有效丰富了学校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学校面貌的改善,为创建文明校园做好了扎实的铺垫工作。
平安校园 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
安全工作是学校所有工作的保证,学校的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工作都与安全有关。“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安全重于泰山”。为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防护潜力,努力建立平安和谐校园,金乡县化雨中学在过去的一学年,在全体大值班成员的辛勤付出下,重点部位的安全维稳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维护校园安全;门岗值班克服严寒酷暑确保每一位学生安全有序进出校园。年级主任每天早上6:10到校,班主任坚持在班级值守,为学生安全提供了保障;后勤安全排查每天进行,确保了校园安全。同时,学校利用“1530”主题班会、安全教育课、发放家长一封信、安全演练等形式面向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活动之中,定期安排专门的安全知识讲座,对师生进行法制、应急知识、防溺水、防欺凌、交通等系列安全教育。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获得“济宁市平安校园”荣誉称号。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化雨中学作为金乡县乡镇中学的代表,在新的学期定当立足学校实际,自我加压,把握机遇,不忘初心,负重前行,以冲在前的过硬担当,走在前的创新锐气,谋在前的视野格局苦干实干巧干,为推动乡村振兴、建设文化强镇、打造金质教育品牌献计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