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鲍童)近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改革社会救助制度、兜牢兜好基本民生底线有关情况。
近年来,市民政局聚焦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持续加大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力度。今年以来,全市发放社会救助资金12.75亿元,保障低保对象15万人、特困供养人员3.94万人、困难和重度残疾人14.1万人、孤困儿童7832人。
聚焦“兜牢底”,推动兜底保障提标扩面。完善制度体系,民政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提高救助标准,5年6次提高9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连年保持较大增幅;拓宽救助范围,在全省率先出台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办法,放宽财产限定条件。
聚焦“兜准底”,强化困难群众主动监测。增强力量主动发现,在镇、村打造社会救助服务窗口,畅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共享信息动态预警,加强部门间困难群众数据信息比对,每季度比对各部门困难群众信息数据,梳理核查疑似困难群众,主动施保施救。
聚焦“兜好底”,促进多元参与联合救助。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发挥社会救助联席会议机制作用,联合多个部门单位举办视频培训8期,面向基层普及政策知识。发挥县、乡、村宣讲团作用,开展“济时救”社会救助宣传宣讲;促进慈善资源衔接,争取将困难群众急难救助纳入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推动救助服务更温暖,大力发展服务类救助,开展“济时救—幸福来敲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