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罗庆银)10月15日,全国矿山钻探(应急救援)技能竞赛在我市举办。经过两天激烈角逐,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选派的六名队员在比赛中表现优异,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团体冠军并包揽个人综合成绩前六名。
据悉,本次竞赛由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山东省总工会、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山东省煤田地质局联合主办,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山东省能源工会、济宁市总工会、济宁市应急管理局、济宁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具体承办,吸引了来自全国8省(自治区)14支参赛队伍的98名选手同台竞技。竞赛设置了理论知识考试、单兵综合体能、泥浆性能测试及调整等个人项目和冲击器拆装检修、全液压动力头履带式钻机实操两个团体项目。竞赛项目与矿山钻探和应急救援紧密联系,技术含量高,使用的比赛设备器具性能先进、应用广泛。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陈勇、郭涛、王凯、任士佩、李国军、张开华六名队员在个人项目中不畏强手,奋勇争先,积极奋战,在团体项目上沉着冷静,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充分展现了稳健扎实的钻探技能功底、不甘落伍的精神风貌和精诚团结的团队精神。这次竞赛不仅是对队伍综合素质的一次集中检阅,更是提升救援实战能力的一次强化训练。
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长期致力于“地质找矿、地质服务、抢险救援”三大领域,累计完成钻探工程量426余万米,获得煤炭资源储量210多亿吨,16件大型地质报告获全国煤炭系统优质报告一等奖,是原煤炭工业部第一批授予的“全国煤炭工业地质勘查功勋单位”。近年来,全队突出主责主业,在做好煤田地质勘查的同时,积极向岩盐、页岩油、煤层气等新兴矿产资源勘查方向发展,矿产资源勘查范围涵盖煤炭、油气、金属非金属、地热和水资源五大类别,菏泽青岗集、来庄、张湾项目累计探明煤炭储量超13亿吨,菏泽煤田现已建成国内最大的焦煤储量基地;鱼页参1井首次发现山东省侏罗纪页岩油含油地层;单县黄岗岩盐勘探发现鲁西南岩盐矿层最大厚度113.05米,新发现岩盐储量200多亿吨,受到省自然资源厅和菏泽市政府的高度评价。
该队充分发挥地质服务先行性、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作用,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综合整治,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助力济宁生态文明建设;协助济宁台风汛期防汛、开展地灾隐患排查,为政府部门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承担绿色矿山建设工程,解决济宁市生态保护与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承担采煤塌陷地及采空区治理项目,协助济宁高新区制定《济宁市高新区浅层采煤塌陷地退出实施办法》,并首次在全省范围内提出《煤矿浅层采煤塌陷地现状调查评估报告大纲》,获得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及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度认可,为济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高举抢险救援先锋旗帜,全力参与应急抢险救援工作。该队先后在山东、河南、山西、江苏、河北、吉林等省份参与各类矿山事故应急抢险救援19次,救援指导2次,挽回综采设备及矿山资源近百亿元。特别是在“12·25”平邑石膏矿垮塌事故救援中,率先打通第一口生命通道,为四名被困矿工成功升井获救做出了突出贡献,创造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矿井同类救援奇迹;在栖霞笏山金矿“1·10”重大爆炸事故救援中“创近年来地面打钻救援深度之最”,获得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获得应急管理部发文嘉奖。该队建立了完善的抢险救援标准化体系,独创“专常兼备、平战一体”管理理念,首创救援装备模块化、集成化改造经验,可全方位满足注浆、井下探测、生命补给、矿工升井的应急救援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大口径救援实验井攻克世界性难题,《矿山应急救援大口径定向快速钻探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2023年度山东省十大优秀地质科技成果,抢险救援综合实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