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胡碧源)近年来,济宁高新区紧紧围绕制造强市战略,全力打造“匠筑高新”品牌,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技能人才培育路径,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截至目前,全区技能人才总量6万余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万余人,拥有技工院校4所、在校生1.5万余人,均居全市前列。
济宁高新区充分发挥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建成了以技师学院为主要层次、技工学校梯次发展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
在校企合作方面,大力支持区内技工学校与京东、阿里巴巴、万达、吉利、太阳纸业等优质企业合作,并与辰欣药业、中国重汽、迪尔集团、伊顿液压等50余家企业达成新型学徒制培养意向。这一校企融通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了招生与招工的无缝对接、教学与生产的深度融合、实习与就业的顺畅衔接,“招生即招工,毕业即上岗”已成为高新区技工教育响亮的品牌。
为了打破技能人才成长瓶颈和晋升“天花板”,济宁高新区全面推行企业自主评价和第三方社会组织评价,为符合条件的一线技术工人打通上升通道,让他们通过评价获得相应等级的技能证书。探索实施“技师+工程师”团队合作模式,鼓励技能人才在企业科技创新和研发制造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企业实现技术进步和发展升级。积极为高技能人才争取便利条件,发放“山东惠才卡”,让他们享受住房保障、子女就学、职称评聘等20余项贴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