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
第03版: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青少年成长之基

■胡卫峰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理想塑造的“固本培元期”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关键期”,不仅需要科学知识的滋养,更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关键在于优化“情感体验”之效,激发“实践养成”之能,增强“制度保障”之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价值基础和强大人才支撑。

以情感体验深化价值认同。学校要充分利用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激发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共鸣。要充分发挥榜样人物的价值引领作用。通过日常化、生活化、具体化、形象化的方式,宣传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做到深入浅出、情理交融。让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中丰富道德体验、增进道德情感,在认知和情感互动交融中增强爱国热情、体认责任使命、焕发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以行动实践提升价值自觉。要围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搭建更加稳定的实践平台,提供更加充裕的实践时间,创设更加多样的实践载体,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式、互动式的实践活动,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的价值自觉。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强化制度保障,就是要以合理的制度安排、科学的制度建设、有序的制度落实,为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

以合理的制度安排凝聚价值共识。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校立德树人全过程,贯彻到依法治校、科学管理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科学、规范、合理、有效的学校领导和管理机制。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学校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彰显社会主流价值,努力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制度环境,凝聚师生的价值共识,形成价值认同。

以科学的制度建设强化价值融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使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法规成为青少年日常行为的基本准绳。建立学习制度,做好长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规划和设计,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学校基层党团组织主题生活会、团日、班会的重要内容,发挥好各类活动的育人功能。建立健全监督制度,监督学习计划的实施情况,切实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系列教育活动落实到位。

以有序的制度落实实现价值引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要紧密围绕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对教师而言,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学习和能力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教师培养、校本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指导教师开展价值教育的行动研究,保障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对学生而言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寓于日常操行管理、日常学习生活、优良学风培育,将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效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制度上的规范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实践。

(作者单位:汶上县第二实验中学)

2024-12-12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1246.html 1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青少年成长之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