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邹城讯(通讯员 童广伟 程艳)近年来,邹城市人大财经委发挥联系部门、企业密切的优势,积极拓宽工作思路,构建“三个四”工作体系,主动作为,在监督中服务,在服务中帮助,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人大力量。
坚持“四个聚焦”,把牢工作“方向盘”。人大财经委将工业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优化、百企培育等中心任务纳入年度工作重点,积极参与工业强市建设,一线作战、献计献策。其中,帮助联系的市重点培育企业解决土地手续办理、技术研发等“卡脖子”问题,助推提档升级。目前,该企业已进入全国电机制造领域第一方阵。通过代表提议、群众反映、座谈了解等方式,把群众的所想、期盼列为首要任务,每年重点跟进群众期盼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其中对“品质邹城”“你送我检”食品安全监测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通过召开企业座谈会、现场调研等方式,把困扰、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分类汇总后列出任务清单,以“钉钉子”的韧劲开展“销号式”监督。去年,对工业强市建设专题询问的能耗煤耗保障、土地供应、审批服务等15个问题持续跟进,已全部按时限解决。
凝聚“四方力量”,建好财经“人才库”。人大财经委采用育、聘、引、借四种方式把人才力量汇聚一起,壮大“人才库”。常年开设法治大讲堂,定期组织人员到有关高校学习,丰富财经理论知识,提升业务素质;在开展调研、视察等工作之前,收集相关政策法规和有关案例进行专题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围绕监督服务内容,聘用相关领域的实用型专家,共同参与重要监督议题,发挥他们的专业作用。同时,采取部门推荐、现场考察等方式,与信誉好、成效突出的会计师事务所、招标造价咨询、行业协会等社会第三方公司、事务所进行业务合作,开展相关工作时引入专业队伍。政府各部门在相关领域深耕细作,其中有很多“土秀才”,他们既对上级政策法规耳熟能详,又对本地情况了然于胸,是名副其实的实用型人才,人大财经委一一登记造册,根据工作性质及时借用部门人才力量。目前,人才库各类人员39人,在优抚资金管理使用、工业项目建设等9个重大监督事项中,抽调人才库人员31人,提出的42条高质量建议被政府采用。
夯实“四个助力”,注入人大“新动能”。当前,邹城市正处于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大财经委针对收集的问题清单动态化管理,分门别类及时反馈给政府部门,包括企业手续办理、土地指标配置等,要求各部门明确责任人和办理时限,重要问题财经委直接牵头推动解决。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本地企业间沟通少、对相互产品了解不足的情况,人大财经委“穿针引线”当“媒婆”,积极组织企业进行对接、加深了解、促进合作“联姻”。同时,助力延链补链、产业集群,围绕全市“1+5”主导产业集群,聚焦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19条产业链,竭尽全力为产业链上下拓展、左右延伸出主意、想办法,壮大产业链。为营造宽松、亲商的发展环境,人大财经委把行政审批服务、助企攀登等工作纳入监督重点。通过调研视察、代表·局长面对面民主议事、专题询问等形式,推动部门作风再优化、服务再提升,让企业“轻装上阵”,心无旁骛抓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