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刘太福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已成为当前引领产业升级的关键驱动力,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距4月26日山东省机器人大会暨2025第一届中国(邹城)智创未来机器人(无人机)梦幻展开幕,还有三天。届时,各类顶级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将集中亮相,各显神通,在各自领域花式“整活”,全面展现山东、济宁在各类机器人与具身智能领域的创新实力与突破动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加油赋能,让我们感受科技创新的力量和魅力。
2025年新春伊始,以DeepSeek、宇树科技为代表的杭州“六小龙”爆火出圈,让科技创新以一种鲜活的姿态走入寻常大众视野。近来,北京机器人跑马拉松再次点燃人们对机器人的热情。可以想见,即将举办的山东省机器人大会暨2025第一届中国(邹城)智创未来机器人(无人机)梦幻展,它既会是一场科技秀,也会是一堂别开生面、精彩纷呈的科普课,势必会同样点燃人们对机器人的激情,如同春风化雨,无声却有力,影响积极而深远。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机器人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今年又把机器人列入全市重点产业链,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配套。同时,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市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当前,机器人产业已进入新一轮变革机遇期,驱动人类社会加速进入智能时代。据了解,在接下来的1-2年内,我市将把重点放在建强产业链、夯实产业基础上;在未来的3-5年,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争取实现机器人产业倍增,助力我市实现“一个万亿、五个倍增”发展目标。在机器人赋能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我市有着清晰且坚定的节奏规划。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我市的必由之路。我市工业门类齐全,是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又是一座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器人产业,既是我们绿色低碳转型的迫切需要,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未来发展的主动作为。坚定扛牢“走在前、勇争先”的使命担当,我们就要迈开“进”的步伐,加快实施“一个万亿、五个倍增”计划。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倍增是“五个倍增”之一,就是要聚焦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攻坚行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要始终把工业经济作为“头号工程”,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机器人技术将继续引领科技潮流,带给我们更多惊喜。我们要把握好机器人大会难得机会,推动我市机器人产业融入全省、全国产业链条,带动产业整体提质升级,为实现“一个万亿、五个倍增”任务目标提供更加坚实支撑。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关键因素。山东省机器人大会暨2025第一届中国(邹城)智创未来机器人(无人机)梦幻展立足全省、面向全国,影响力大、行业关注度高。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齐心协力把此次大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精彩。我们相信,本次机器人大会的举办,必将成为我市科技创新征程上的一篇精彩华章,促进我市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加速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加油赋能,为美好生活增添更多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