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马未都从萨尔斯堡回来同窦文涛谈歌剧的视频,让我想起了那年去萨尔斯堡的见闻。
这年10月,我们一行来到萨尔斯堡。在参观市容的项目里,自然少不了《音乐之声》的拍摄地。据介绍,《音乐之声》的拍摄景点包括米拉贝宫殿和花园、玫瑰山丘、官邸广场、修女山修道院、石崖骑术学校、圣彼德墓地等。时间关系,我们只能选典型的景点转了转。
萨尔斯堡位于奥地利西北部,是音乐神童莫扎特和指挥大师卡拉扬的出生地,也是电影《音乐之声》拍摄地。
《音乐之声》原是一部百老汇舞台剧,1965年拍成电影问世后风靡全球,荣膺10项奥斯卡提名、5项奥斯卡小金人奖,并在长达40多年的电影史上一直被称为最受欢迎的电影之一。从那时起,全世界的孩子们几乎是伴随着《音乐之声》长大的。
该片1976年经上影译制后,中国人也喜欢上了这部影片。即使你没看过这部电影,你也一定听到过这部电影的音乐,如《哆来咪》《雪绒花》《孤独的牧羊人》等,这些旋律悦耳动听,以至有人哼个头,大家就能跟着哼到尾。
电影《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展现的是一位活泼好唱的维也纳女孩玛丽亚,因不适应循规蹈矩的修女生活,被院长介绍到奥地利退役军官特拉普上校家去当家庭教师。后来,她不仅与特拉普上校家的7个孩子打得火热,带领他们在大自然里尽情地歌唱,而且成了孩子们的继母。为逃避纳粹的迫害,这个以“家庭合唱团”而闻名的一家人辗转逃亡到美国,开始了新的生活。
原以为在这里到处都能看到《音乐之声》的剧照,到处都能听到《音乐之声》的旋律,一不小心就会撞到纷纷飘坠的音符,不料这里平和得很,清静得很。除了山水依旧、古堡巍然、庭院犹存、花木葱郁之外,既听不到熟悉的音乐,也看不到欢快的场面,几乎可以说是冷冷清清。一圈儿转下来,不免令人有些失望:这哪儿像《音乐之声》的拍摄地啊?
这种感觉的产生,是由于浪漫的想象在先,试图还原《音乐之声》那些迷人的电影画面,也是由于熟知印象的参照,希望看到热闹非凡的场面。我们看惯了那些被人反复装饰过的影片拍摄基地,那里不仅突出地陈列着影片的道具和背景,夸张地展示着影片的人物造型和脸谱,反复播放着影片的主题音乐和歌曲,还定时上演影片中的某些戏剧情节。热闹倒是热闹,但仔细想一想,浓厚的商业气息淹没了文化元素的本真,那还像影片的原始拍摄地吗?世界上有些事就是这样:因为它是,所以不像;因为不像,所以它是。
萨尔斯堡,让人们在远离喧嚣中用心聆听音乐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