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嘉祥讯(通讯员 闫先重)近年来,嘉祥县以建设清廉机关、清廉企业、清廉学校、清廉医院、清廉村居等“清廉单元”为抓手,立足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教育引导全县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坚持协同推进,增强谋篇布局统筹力。县纪委监委协助县委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工作方案》,召开全面建设清廉嘉祥工作联席会议,明确任务举措、压实工作责任。统筹各部门单位力量资源,纵向贯通“县镇村”三级,实现信息互通、力量互融;横向联动宣传、文旅、群团部门和曾子研究院,会商解决推进中的问题。将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综合运用巡察、日常监督、派驻监督等方式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完善“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机制,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
坚持全域覆盖,增强互促共建辐射力。深入挖掘曾子思想、武氏祠汉画文化中的廉洁文化元素,总结提炼曾子“修身慎独、弘毅担当”等廉政思想,梳理武氏家族、岳氏家族优良家风家训,打造现场教学点4处。围绕“廉洁教育无盲区”目标,推出“三省慎独”“清廉乡村”等5条主题“廉行线”,串起“廉洁矩阵”,吸引6000余名党员、干部“走廉线、守廉矩”。多渠道宣传勤廉典型,收集曾子、曾晳、曹元用、晁补之、岳峰秀等史料典故,编印《曾子倡廉格言60句》《嘉祥古代清廉故事60例》。联合市纪委监委制作《清廉济宁·动漫说纪》系列微视频在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并在部分村(社区)组织党员干部、部分村民代表现场观看50余场次,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常态长效。
坚持文化融入,增强润物无声渗透力。融入日常教育。创新开展“点餐送餐”廉洁教育,“祥城清风”宣讲团已连续四年开展进基层“送清风”活动,受众党员干部达4300余名。融入经济发展。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组织召开护航优化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座谈会,选聘20名特约监督员参与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监督,进一步推动政策落实、干部作风转变,助力企业健康发展。融入社会治理。将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纳入治理体系建设,大力开展清廉机关、清廉企业、清廉村居、清廉学校、清廉医院建设,促进各种廉洁要素相互作用、叠加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