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房政伟
泗水县圣水峪镇第一书记工作队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主线,夯实基层党建,发展集体经济,改善基础设施,解决群众困难,着力实施“全域提升”“全面帮扶”行动,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开拓“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聚焦党建引领,激发基层活力
夯实战斗堡垒。第一书记指导村党支部开展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确保党内生活严肃认真。组织党员群众学习农村政策和党纪法规,开展各类宣讲、培训共计560余场次,提升党员服务能力和群众法治观念。
创新人才赋能。协助村党组织吸纳一批政治素质好、能力素质强、群众口碑好、服务意识强的“能人”“强人”进入干事队伍,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障。累计发展党员12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2人。
实施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赋能提升行动。高标准完成5个村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提升;东仲都、冯家庄等4个村,利用集体闲置房屋,由村党支部带头引入柳编、毛绒玩具加工等手工产业,为留守妇女和老人提供灵活就业机会,实现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聚焦产业兴旺,推动强村富民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深化“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围绕甘薯、草莓、油杏等特色产业,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打造加强版“农业科技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借助龙湾湖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优势,发展研学、餐饮产业,成立泗水仲都强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力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提升乡村产业水平。推广村集体领办发展模式,助力龙湾湖示范区扩面提质;扩大羊角蜜、网纹瓜等现代高效农业种植规模。
壮大新型农业主体。探索“村支部+集体经济+公益慈善”“村集体+合伙人”模式,与北京亿农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推进数字化管理运营体系,探索形成群众参与、村民富裕、集体增收的发展格局。
聚焦民生福祉,改善群众生活
“校内+校外”确保少有所“教”。大力推广儿童服务站建设经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各类护童成长活动120余场次;完成儿童“微心愿”66项,开展暑期防溺水宣讲78期;邀请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到村开展支教活动,留守儿童看护难、教育难等问题迎刃而解。
“敬老+助老”确保老有所“养”。小城子“讲堂+小伙房”、冯家庄“逢九饺子宴”、芦沟“双月大团聚”等村级助老品牌化逐渐彰显;开展关爱高龄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68次;争取资金为338名70岁以上老人购买“济惠保”;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着力营造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浓厚氛围。
“放心+安心”确保壮有所“依”。千方百计为老百姓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累计解决剩余劳动力200余人;开展各类走访慰问活动,送出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576件;开展文化惠民演出120场、送电影下乡105场,更新农家书屋书籍2300册,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聚焦村庄治理,绘就和美画卷
全面启动村庄建设行动。聚焦路、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发展平台,利用第一书记帮扶资金,为18个村修建道路6万余平方米;争取各类政策资金2000余万元,实施水系综合治理、供水提升等工程,完成3条河道河床清理,5处塘坝输水管网铺设。
完善村庄治理体系。推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村庄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居民小组长作用,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移风易俗,指导修订《村规民约》8部,收集整理家风家训5则。
促进村庄和谐稳定。绘制第一书记村矛盾纠纷全景图,动态摸排问题隐患,配合圣水峪镇建立群众诉求办理机制,坚持第一书记开门接访听民意、主动下访察民情,依法处理群众来信来访28件,成功化解信访案件7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