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1日
第03版:

孔尚任留在泗水的传奇往事

庄新明

泗水县东望龟蒙,西连曲阜,南临邹城,北拱泰岱,因古泗水发源于此而得名。泗河,古泗水上游,孔孟之乡的母亲河,孕育了儒家文化。

清代顺治五年(1648),孔尚任出生于曲阜湖上(今南辛镇小胡村),后来成为诗人、戏曲作家,有《桃花扇》《大忽雷》《小忽雷传奇》等传世,卒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一生与泗水结下了深情厚谊。

孔尚任是孔子六十四代孙,孔氏官庄户,有子二人。长子衍谱,字榆村,号小岸、雨村,恩贡生,孔府五品执事官,授丹阳主簿,著有《小岸诗》,世居湖上;次子衍志,字柏村,监生,孔府三品执事官,工花卉,迁居泗水县上庄(今柘沟镇尚庄),这里有孔尚任十世祖克中购置的房产,西南距曲阜县城约30公里。

康熙三十九年二月,孔尚任重返曲阜东北的石门山隐居,东南距离上庄仅6公里。他常到衍志家小住,含饴弄孙,颐享天年。他曾任孔庭族长,拥有族长藤杖。此杖长205.5厘米,直径4厘米,乌棕色,杖体光滑,杖首浮雕松树仙鹤纹,上端雕刻楷书铭文“钦赐孔氏族长”,杖尾铜箍包头。

这支藤杖一度迷失,1959年春,藤杖在尚庄的孔尚任后裔家中重现。当时以白棉布包裹,墨书“明洪武戊申年钦赐孔庭族长主家政”,现藏曲阜市孔子博物馆。

曲阜湖上、泗水上庄,孔尚任后裔花开两枝、繁衍发展。据民国版《孔子世家谱》,衍志有子兴荫、兴官。兴荫,字秩余,孔府九品执事官,子毓升、毓长。

毓升任洙泗学录、孔府四品执事官。嘉庆十一年,奉衍圣公之命,到孔府官庄之一的泗水魏庄收租,酿出“撞钟围宅”事件,引发兖州府、泗水县与衍圣公府的矛盾。

毓升后裔一度回归祖籍地,后有一支重返尚庄。毓长支系有的常居尚庄,有的迁居泗水胡家庄。目前,尚庄的孔尚任后裔达200余人,主要居住在村西南“前官宅”。

在尚庄,孔尚任后裔中流传着“引龙侯”传说。康熙二十三年冬,康熙帝到曲阜祭孔,孔尚任以圣裔身份被推举为筵前讲经者,兼任导游,引圣驾观览孔庙、孔林等圣迹。康熙帝龙颜大悦,破格任用他为国子监博士。

一天,康熙帝骑紫骝龙驹出巡,文武官员护驾身后。学士葛里哈与孔尚任有隔阂,用针锥偷刺孔尚任坐骑,那马疼痛难忍,跑到康熙帝马前去了。

这可是触犯君王了,不料帝大笑,说:“尚任这书生,今儿上蹿下跳,活像猴儿耍戏。”孔尚任赶紧下马,跪下高呼:“谢万岁御封之恩。”帝问:“何以谢恩?”孔答:“刚才圣上封我为侯,臣下甘当我主马前‘引龙侯’。”帝笑语:“尚任真是才人辩士啊!”

又传,孔尚任在石门山写完《桃花扇》,向东穿过朝阳洞,来到10公里之外的泗水凤仙山,在山崖休息,随手扔掉一粒桃核,竟留下了一株桃树,每年春天桃花缀满枝条。文人雅士以孔尚任字聘之,雅称“聘之桃花”。

泗水是先贤仲子故里,仲子是孔门高足,七十二贤之一,位列孔门“四科十哲”。仲子六十三世主鬯孙、世袭五经博士仲承述,与尚任相交。

仲承述,字显武,号鳞舟,别号陪尾山人,于泗水陪尾山巅,构草堂为别业,俯瞰繁星泉,号为“繁星草堂”,著《陪尾山人诗集》十二卷。

康熙二十四年四月,他携诗稿《鹤洲近草》即《陪尾山人诗集卷之一》,进京向国子监博士孔尚任请序,尚任应之,写道“盖鳞舟故先贤仲子裔也,仲子昔在圣门,赋兼人之质,学造升堂,而鳞舟世代相承,犹有先人遗风”“乃得尽读其桑梓之豪吟,及往返京华之题咏,见其神清骨劲格老意真,长篇短章无一笔不带性灵,若非具兼人之才,抱兼人之气,何克有此乎?余益叹其笔峰之雄健、渊源有自,非可为他人袭取也。况从此而精进不已,必有数倍于此者出,将纵横中原,独建旗鼓,震天蟠地,吾又安能限其勇往之所至哉”。

尚任、承述同游泗水,交好廪生杨天成,二十余友人作《题杨天成画像诗》。尚任《题赠君玉年翁》写道:“秋色苍茫草树深,节当落帽起高吟。何人堪对杯中物?满眼黄花自赏心。”落款是壬辰腊月,当为康熙五十一年腊月。

尚任与承述长子蕴锦是忘年交,蕴锦字纲文,别字藿斋,号暗江,雍正三年袭五经博士,著有《藿斋诗集》。尚任在年龄上是蕴锦的父祖辈,蕴锦之弟蕴釪娶至圣后裔、曲阜县世职知县孔兴认之女,是尚任的孙辈。

尚任曾任户部主事、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户部又称农部,时称孔农部。康熙四十年三月,尚任罢官赋闲,与蕴锦偶有唱和。

蕴锦留下了《奉和孔农部尚任枉驾里门留赠元韵》,诗云:“河干蒲柳愧筠杉,蓬户何当解辔衔。一夕春风留皓月,三竿晓日促征帆。江天雨露来金阙,淮海人文入玉函。负笈南都终有愿,梅花岭上醉青衫。”

康熙五十七年正月,尚任卒,蕴锦悲痛欲绝,作七律《挽孔农部》:“百代祠宗起岸堂,典型去后鲁城荒。浮香亭畔孤明月,洙水桥边老白杨。梅岭无人传锦绣,桃花有意鉴兴亡。思君多少伤心泪,野草寒烟对夕阳。”知音难觅,知己难求。尚任的离去,蕴锦心伤欲裂。

山有情、水有情,最热是亲情,泗水现存的孔尚任撰文碑刻是最好的明证。

其一为“手书《重修仲都关王庙记》”,在圣水峪镇东仲都村“关王庙”。此碑方形,宽70厘米,高66厘米,左上角刻“大清国”三字,康熙九年二月十九日立,孔尚任沐手为记,记述康熙九年重修关帝庙经过,碑文不能全识,文意不能尽知。

其二为“明代知县王国儒墓碑”,在金庄镇东音义村。王国儒,泗水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北直隶顺天府宝坻(今属天津)知县。崇祯十五年十二月初五,清军攻陷泗水,国儒与子光印殉难。康熙四十四年四月初一,国儒曾孙、候选县丞宜民等人立碑,延请孔尚任题字。

①孔尚任塑像②古籍《桃花扇》

■资料图片

2025-06-21 庄新明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6177.html 1 孔尚任留在泗水的传奇往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