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2日
第03版:

商文旅体融合激发新动能

本报评论员 刘太福

推进商文旅体融合,丰富消费新业态,是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是当下之策,也是长远之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振消费工作,年初召开全市提振消费工作大会,出台提振消费实施方案,加快商文旅体融合,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全力推动消费扩量提质,取得了明显成效。近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有关情况。

消费兴则经济兴,消费活则经济活。近年来,消费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数据显示,1-5月份,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2.2%,新能源汽车、家电、智能手机零售额分别增长34.6%、23.6%、39.3%。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我市大力提振消费的必然结果。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精心实施汽车、家电、3C数码产品等六大换新活动,推进汽车家电展销等进乡镇、进景区、进商圈,巩固大宗消费基本盘。市委、市政府专门安排3000万元,通过济宁银行“慧济生活”平台,在全省率先发放零售餐饮和汽车购新惠民消费券,直接带动销售额20倍以上,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同时,通过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带动重点企业让利促销,持续营造出浓厚的消费氛围,不断激发消费新活力。

服务消费,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提档升级,才能以供给的持续迭代更好地激发消费者的有效需求。今年以来,我市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建成运营,研学游、夜游、乡村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AI+”等数字文旅新场景加速迭代。据了解,泗水入选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曲阜、邹城获评省文旅康养强县;研学旅游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不断放大“旅游+”联动效应,积极开展奥运项目进商圈、冰雪项目促销、体育周末集市、“运动+旅游”等活动,2025济宁马拉松吸引国内外近2万名马拉松爱好者参加。在体育赛事举办期间,发放消费券、济宁名优产品展销、酒店餐饮打折让利,以及景区门票优惠、非遗项目展演展销等措施,变赛事“流量”为文旅“留量”,形成消费“增量”。服务消费层次提升,持续激活新需求、挖掘新潜能,提升了人民生活品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新型消费代表着消费升级的方向,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需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把握趋势,创新思维,把老百姓喜欢的消费热点培育得更好,才能进一步释放消费动能,增强经济活力。为持续释放新型消费潜力,我市大力实施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加快建设“1+10”电商产业集聚区,着力培育一批电商产业带、直播基地和供应链基地。举办直播电商节、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等活动,提升“济宁好品”网销热度。大力培育首发经济,大型商业综合体集聚引进区域首店、济宁首店,一体带动出行、餐饮、住宿、购物消费。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健康消费,推进中医药融入健康生活,举办中医夜市系列活动,在全省首创推出“运河药膳”系列节目,建立“鲁+味”品牌库首批齐鲁康养打卡地、制定全省齐鲁康养打卡精品路线,培育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机构。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有力带动了消费提振,新型消费亮点纷呈。

消费,一头连着千行百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推进商文旅体融合,推动消费持续升温、扩容提质,让消费这驾“马车”跑起来,济宁收获的将是更加澎湃的发展动能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底气。

2025-07-02 本报评论员 刘太福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6927.html 1 商文旅体融合激发新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