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1日
第04版: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教学创新实践与应用

■山东省德州市第九中学 杨新艳

地理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一致。初中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涵盖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教师就应该运用这些有利资源,融入到教学中,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少年。在教学过程中,突破以往单一学科的局限性,从跨学科的角度把教育学、地理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结合在一起,探索创新一套可操作性的思政教育融入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模式,地理教学和思政教育同步发展,相辅相成,两者高质量有机融合,达到教学和育人的目的。重点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探索的突破,突破传统教学的方法,探索创新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深挖教材,构建地理教学案例,增加分析思考、图片展示、阅读片段、音视频内容等形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理解知识。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拓宽学生知识面,促进知行合一。

把爱党强国教育融入地理教学中。在讲授地球的公转和节气时,通过地球公转示意图,讲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的昼夜长短,出思考题: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和国庆节分别是哪一天,分别位于哪两个节气之间等,让学生记住党的生日和国庆节,弘扬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在讲授聚落人类的居住地时,展示黄土高原的窑洞图片,让学生了解黄土的直立性和干燥气候,引入实事求是和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在讲授我国的地形和气候复杂多样时,穿插红军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的故事,通过手绘长征路线图,让学生体会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团结群众、依靠群众的长征精神。我国山区面积大,经济欠发达,此处引入载入史册的脱贫攻坚战略,让学生再次感受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所在。在讲到武汉是湖北省省会时,补充材料,引入生命至上万众一心的抗疫精神,通过文字介绍和学生亲身感受,认识到生长在中国是多么的幸福和骄傲,听党话、跟党走、知党恩、报效祖国的感情油然而生。在讲授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带时,播放视频歌曲《春天的故事》,补充邓小平南方谈话材料,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引入改革创新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示《海陆分布》章节王亚平首次完成太空授课插图,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航天事业已居世界领先水平,引入科教兴国战略,弘扬探月精神,建设航天强国,再补充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北斗导航、量子通讯、青藏铁路、纵横飞驰的高铁等等,得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通过学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阅读梳理“一带一路”材料,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大国情怀,梳理出:“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是希望之路、发展之路、机遇之路、绿色之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知识相结合。“坐地日行八万里”让学生感受地球的自转和赤道的周长;“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让学生感受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景观差异,“黄梅时节家家雨”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风造成的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民歌戏曲艺术,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展望祖国的大好河山,提高审美能力,掌握地理知识。《请到天涯海角来》展现了海南瓜果遍地四季如春景象,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一年三熟。《我爱你塞北的雪》来到了东北三省,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是我国重工业基地,引入艰苦奋斗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让学生深刻明白,祖国建设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前仆后继忘我的工作。欣赏《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去寻找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这里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瓜果积累糖分多。《我们就是黄河泰山》来到了物产富饶的齐鲁大地,这里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有一览众山小的五岳独尊泰山和生生不息的母亲河黄河,蒙山和沂水孕育出艰苦奋斗的沂蒙山精神。《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展现了锡林郭勒草原的风光,这里以畜牧业为主。黄土高原孕育出高亢嘹亮的秦腔,蒙古族那达慕和藏族的锅庄舞展现出草原人的粗犷豪放等。

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带领学生参观黑陶实践基地,学习制作过程,感叹艺术品的美轮美奂和高超的技艺,惊叹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体会到什么是“工匠精神”。远足太阳谷,参观微排国际大酒店,锻炼了学生毅力,了解绿色环保低碳的酒店建筑,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总之,这种全新的初中地理教学模式,有利于推进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和地理教学改革理论创新深化,推动教学方式的创新,丰富了教学内容和资源,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提升了教学育人成效,有利于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2025-08-01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9261.html 1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教学创新实践与应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