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旭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根基与关键。近年来,嘉祥县老僧堂镇永兴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探索“村社联建、三产融合”发展路径,走出一条强村富民的振兴之路,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在产业发展方面。银堂蔬菜种植合作社聚焦特色农产品培育,发展火龙果、圣女果、甜瓜等优势品类。通过与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成农业产品加工投资协议,带动种植规模扩展至4000亩,提供300余个就业岗位。配套建设300吨保鲜库、3000平方米交易市场和1000平方米信息展示中心,打通农产品产供销全链条。
在村企联建方面。永兴村与新希望六和集团的合作成果显著,成功实现种养结合。双方共同建成总投资6000余万元的永兴鸭场项目,建成20栋智能化鸭棚,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三层网养模式,年出栏量可达400万只。配套建设3000平方米粪污处理中心,将鸭粪转化为有机肥反哺果蔬种植,形成“养殖—粪污处理—种植”生态循环体系。300亩生态循环核心区与1300亩高效种植园区协同发展,实现种植、养殖生态循环,以及农产品初加工、储存、销售全产业链条发展。此外,永兴村与企业积极开展党建联建活动,通过会议联席、活动联办,拓宽村企沟通的广度和深度。每年签订《村企联建双赢合作》协议书,制定并落实“联建清单”,以制度机制保证联建的长效化运行。
在利益分配方面。永兴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村民,不断提升民生服务水平,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合作社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分红模式,提取收益的20%用于生产发展基金和风险储备金,剩余的80%按照社员、集体、合作社4:3:3的模式进行分红,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0万余元。
在就业帮扶方面。合作社和银堂劳务公司积极为村民创造就业机会。银堂劳务公司的抓鸭队、保洁队为有劳动能力的困境群众提供30多个就业岗位,平均月增加收入3000元;蔬果种植基地年用工量2万余人次,永兴村30余人在新希望六和肉鸭养殖基地长期就业,有效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形成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供给点和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