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全媒体记者 杜文闻)8月12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塑强‘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务品牌”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4场)——全面塑强“民事无忧· 企事有解· 政事高效” 服务品牌,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近日市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关于全面塑强“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务品牌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锚定“走在前、勇争先”,聚焦“一个万亿、五个倍增”,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坚持系统性思维、整体式覆盖、全流程再造、数字化引领,进一步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塑强“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务品牌。
聚焦“民事无忧”,持续完善民生服务体系。立足个人生命全周期,围绕就业、就医、养老、消费等场景,推出10方面重点改革措施。在就业服务方面,聚焦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需求,创新推行新就业群体服务“一类事”,探索就业信息咨询、职业技能培训、劳动权益法律咨询与援助、职业健康检查预约、公租房申请、职业资格办理等服务“打包办”。
聚焦“企事有解”,全面提升涉企服务水平。立足企业经营全链条,围绕准入、建设、用工、贸易等场景,推出10方面重点改革措施。比如,在跨境贸易方面,加强出海中小民营企业服务引导,进一步整合出海专业服务机构资源,组织开展“济宁优品 链通全球”百场重点展会。在优化港航产业发展环境方面,全面推广“一单制”“一箱制”多式联运,推动船舶运力和货物运输需求高效匹配,推行内河水运“一件事”,将船舶检验证书核发、船舶所有权登记等6个事项集成“一件事”。
聚焦“政事高效”,不断增强政务运转效能。立足政务运转全流程,围绕政务服务、政策兑现、执法检查、政企沟通等场景,推出10方面重点改革措施。比如,在“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方面,创新打造5个“一件事”、10个高频事项“易申快审”服务场景,实现智能问答由简单材料搜索向大模型思考分析生成输出转变、申报指引由人工辅助向智能导办转变、办件审核由人工比对向智能解析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