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7日
第04版:

在合阳遇见《曹全碑》

王丽梅

喜欢书法许多年,至今仍是个发烧友。

来到合阳却有了意外的收获,《合阳令曹全碑》是明朝万历初年在合阳莘里村出土的隶书名碑,多年前临写的《曹全碑》竟然是在合阳出土的?瞬间,心里对合阳多了几分青睐与亲近。

人与人的遇见需要缘分,人与物的遇见同样需要缘分。

因为合阳,我在《曹全碑》中又重新认识了从历史的烟尘里走来的东汉合阳县令。因石碑深埋地下,碑身完整净细,文字以结构匀称舒展、字体秀润飞动、风格秀逸多姿著称于世,在隶书碑帖中独占鳌头,如今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

拂去碑上千年尘埃,从冷冷的字里行间,走来一个血肉丰满、仁义厚德、清廉刚正、爱国爱民、兴师讨贼、文武皆备的爱国臣子——曹全。

往事越千年。正是樱桃红了,青鸟鸣唱的季节,穿越一千多年的时光隧道,在初夏的一个清晨,遇见东汉这位血气方刚的西域戊部司马。

曹全,字景完。疏勒告急,奉诏征讨弑父篡位,不向朝廷纳贡的疏勒国王和德,平定叛乱,威名赫赫。他上马讨贼,下马理政,对部下有兖脓之仁、分醪之惠,是个令敌寇远近惮威的名将。他是个情意深重的兄长,宦海沉浮的良臣。因胞弟去世,弃官归故里,又遭党争之祸,潜隐家巷故园七载,复又被举孝廉。

景完的祖籍是敦煌牧谷县,他有着西部人的纯朴,又有读书人的贤达。他的先祖是周王室的后裔,祖辈曹参曾辅佐高祖刘邦,其父少年时名冠州郡,却不幸早逝。而景完聪慧过人,自幼在母亲教育下饱读诗书,明通事理,扶弱济贫,刚正廉明。

公元184年夏季的一个清晨,踏着晨光,远远地望见,官道上来了一个骑着黑色骏马,眉宇俊朗、身材魁梧,穿着官服的七尺壮汉风尘仆仆向合阳县城赶来。因为张角起义,关中告急,警报不断,皇上急诏,此人正是朝廷刚从酒泉禄福县长任上调至合阳,前来平叛的合阳县新县令曹全。

受黄巾军起义的影响,合阳县的郭家等人也揭竿起义。他们焚烧官府,骚扰万民,百姓人心不安。曹全到任后,立即收拢余众,迅速平定,广施仁政,安抚人心。他兴造合阳城郭,开南寺门,提拔有才干人出仕为官,访问贤德之人,百业恢复,扶助农桑,治理水患。不久社会安定,农业丰收,百姓安居乐业。百姓感谢曹全治理有功,于是,便有了曹君门下的官吏王敞、主簿王历等人,为曹县令撰写的名垂千载的《合阳令曹全碑》。

曹全大概从未想到自己一生行走于西北各地,戎马生涯,两次被举孝廉,出任司马、县令之职,而在他的身后,以他的名字为名撰写的隶书《合阳令曹全碑》,竟然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千古名碑。

在势如猛士的汉隶名碑群英谱中,《曹全碑》显得格外阴柔娟秀,有大家闺秀之气。与瘦劲如铁、变化若龙、富于宗庙之气的《礼器碑》,字势开展、古朴浑厚的《乙瑛碑》,朴厚劲秀、方整多变的《张迁碑》相比,更具柔美俊秀的闺阁之气。清人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书之形质,如人之五官四体。书之性情,如人之作止语默。”

曾有书家将字帖来喻人,说如果汉隶中的《礼器碑》是个俊逸的青年书生,《乙瑛碑》就像一个中年壮汉,《张迁碑》则是垂垂老矣、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一个老者,而《曹全碑》就是一个还未出阁的大家闺秀。

曾多次在西安碑林读到《曹全碑》,心里是神一般的景仰。学习临写过《曹全碑》的人,都对“蚕头燕尾,雁不双飞”的笔法领悟深刻,字的结体更是讲究要“中敛外肆”,这是一种书法的运笔风格,也是对曹全为人、为官的一种正解,具有深厚的儒家思想,做人深自内敛,御敌则嫉恶如仇,也是儒家做人的一种哲学。

《曹全碑》所以流传甚广,成为汉隶中的名碑,在于曹全的业绩、功德,碑文的大方雅致,不仅迎合了东汉重节操伦常的价值标准,也完全切中了中国人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

碑文中没有说明曹全的生辰和年纪,东汉仅存在195年,曹全的生命如按百年来计,以有生之涯,对无尽之史,可谓永恒。于是,这枚出土于合阳的《曹全碑》,便有了另一种永恒的诗意……

2025-08-17 王丽梅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10146.html 1 在合阳遇见《曹全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