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4日
第03版:

汶上县

坚持“四联并进” 激发乡村共富新活力

本报汶上讯(通讯员 陈秀同 张伟凌)近年来,汶上县聚焦破解村庄规模小、实力弱、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深入推进村党组织“跨村联建”、探索“组织联建、产业联兴、治理联抓、服务联享”的“四联”工作机制,促进政策、土地、人才、资金等资源贯通融合,有力助推乡村共同富裕。

组织联建,筑牢党建引领“新优势”。发挥片区党委“统”的优势,按照“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以富带穷”的方式,梯次推进片区党委建设,近三年共成立27个片区党委,覆盖行政村237个。通过中心村党组织书记或机关干部兼任的方式,选优配强片区党委班子,组织班子成员定期召开片区联席会,研讨创新工作模式,实现资源信息同分享、工作经验同交流、大事难事同推进。深入实施片区效能提升计划,出台9项“硬核”措施,由组织部门牵头,宣传、社会工作、农业农村、商务、人社等20个部门参与,采取实地调研、综合分析等方式,逐个开展片区党委综合评估,明确发展规划,确保“集中力量办大事”。

产业联兴,激活组团发展“新动能”。组织片区分类梳理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为片区融合发展摸清“家底”。整合各联建村优势土地、资金资源,健全“村集体+合伙人+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资源集约、平台联通、规模经营等方式,统一谋划产业项目,统一招商引资、推进建设,培育壮大文旅小镇、生态基地、育苗培育等多种产业,推动产业发展规模化、产品销售一体化。联合镇党委立足当地特色资源签订联建协议,探索“资源融合+产销合作+人才联育”模式,通过订单保价回收、提供产供销服务,延伸产业链条,带动提高产品附加值。次邱镇打造“红领薯香”共富基地,带动7家企业、20个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帮助600名群众家门口就业。

治理联抓,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以片区党委为依托,以联建村为单元,在片区划分网格,整合联建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依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形成覆盖全面、反应迅速的治理网络,对跨区域矛盾纠纷、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进行一体化排查、协同化处置。探索“信用+积分”治理机制,与超市、药店、加油站等建立合作关系,明确兑换标准和要求,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服务联享,搭建共享服务“新平台”。着力整合片区资金、资源,协同推进道路硬化、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显著改善联建片区整体人居环境,筑牢居民幸福生活硬件基础。联合片区党委统筹规划区域服务布局,将医疗保障、就业帮扶等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到片区,为群众开展直办、代办服务,实现“一站式服务”。立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片区党委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文化活动阵地,使有限的服务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南站街道片区党委组织举办文化惠民活动40场次,覆盖群众2100人次。

2025-08-24 汶上县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10664.html 1 坚持“四联并进” 激发乡村共富新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