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
第04版:

我看见的温暖

蔡随芳

秋天的风带来了凉意,桂树开花了,十里外都能感到淡淡的香气飘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又称重九、菊花节等。这一天,承载着丰收的喜悦和祈愿长寿的美好愿望。

插茱萸、饮重阳酒、吃糕、登高,寄寓了人们的心情,希望远方的亲人平安,希望家人和生活“步步登高”,这实在是个吉庆有余的欢乐节。

端坐在书桌前,多年来关于过重阳节的片段,就如电影一样一帧帧在我眼前闪现。

我想起,上中学的时候,每年到了重阳节前后,各个单位就会在广场举办菊花展。到了近些年,我们一家人这天围坐在一起,餐桌摆上丰盛的美食。或者一家人开车去郊外,登高望远,挖野菜,摘野果。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唐代诗人卢照邻描绘了九月九日这天远望山河时的归家之念。古人的感悟,同样触动现代人的心灵。

有一年重阳节的早上,母亲放下手机,就站起身跟我说,她的老同学老徐要约她出去玩。姐姐不放心,让我陪着一起去。

这个徐阿姨,跟我母亲是初中同班同学,年少时候很要好的。初中毕业之后,家住镇子上的徐阿姨成为一名教师。住在村子里的我母亲,先是回家务农,后来进城当了国企职工,一直到退休。

那些年,她们各自成家,又忙工作。虽然同在一个小城,相距也不是太远,但是多年很少走动。

徐阿姨夫妇感情很好的,十多年前,丈夫突然离世,让她陷入深深的孤独之中,一想起老伴就哭,儿孙时常在身边陪伴、安慰。

小区有个门球队,邻居热心拉她来参加。从场下观望,变成场上挥杆,徐阿姨喜欢上了这项运动。手握球杆顶端,低头看看脚下的球,再看看不远处巴掌大小的球门,微微调整槌头击球,看球穿过球门,悲伤一点一点击碎。

徐阿姨很独立,虽然大儿子已是爷爷辈,住同一个小区,但是徐阿姨选择独居,依旧住在老房子里,只因这里留存着她与丈夫的点点滴滴,儿子也是常来看她。

几场同学会,徐阿姨跟我母亲取得了联络。我母亲的孙辈都长大了,也渐渐有了空闲。两个同龄的老人彼此一想起来就煲电话粥,每隔些时候就约着见面,特别是重阳节这一天。

去年的重阳节,她们约在广场共度节日。母亲走得慢吞吞,这两年母亲的腿脚明显不如以前了,时不时腰疼、腿疼。她走远路,我们都不太放心。母亲一路絮絮叨叨,说早几年,她们还约着重阳节登高望远,挖野菜摘野果,现在只能望山兴叹了。

在广场地下通道口,两位老人见面后非常开心,聊得很投机。四世同堂的徐阿姨穿着红色的运动服,显得很精神。看着两位老人紧握着手,面带微笑地说话,我心中涌起丝丝暖流。

两位老人的相聚,让我看到了真正的友情和亲情。温暖的笑容,简单的当地土话,传递着对彼此的祝福和关爱。我这个额头亦爬上皱纹的中年人,立在母亲身边陪着,仿佛也置身她们那个时代,感受到了那种真挚的情感。

她们有太多的话要说,徐阿姨就把我支走了。一直到中午,母亲才回家。母亲坐在沙发上跟我们聊天,她说徐阿姨跟她抱怨,门球也打不动了,她就调侃道:“你以为你还年轻啊!”两个老太太站在街角哈哈大笑。

她们都经历过缺吃少穿的艰苦年代,徐阿姨慷慨地说请我母亲吃饭,不是什么大餐,只是请她吃了一碗馄饨。虽然只是一碗小小的馄饨,那一刻,她们似乎回到少女时代。

重阳节是一个敬老、感恩的节日,希望我自己也能像两位老人一样,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许双福 摄影

2025-10-26 蔡随芳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14339.html 1 我看见的温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