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8日
第06版:

济宁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强化流程再造 提升服务质效

济宁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党建引领、质量领跑、标准管理,树牢“一次办好”改革理念,强化流程再造,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提升。

坚持党建引领,在为民服务的破难通堵中彰显宗旨。一是助企开辟绿色通道。对区内建设项目企业实行“综合受理、全程代办、跟踪服务、协调督办”一对一服务,组建21支“企明星”服务包保队,开展“惠园行”政企共建,实施‘一企一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力保不让一个企业、一个项目因工作不及时、服务不到位而受困,25个项目进入绿色通道,推动项目快建设、企业快成长。二是助企发展提质升级。在全省率先推出“283区域评”,对“一区十二园”进行整体评估,入驻企业直接使用评估成果,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平均节省60余天。整合各级产业、科技、人才、基金等政策,对114家攀登企业制定“政策包”,为企业争取国家级名片32项、资金1.49亿元。三是助企服务延伸链条。深化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改革,以靠前服务、主动服务为特色,下沉高频服务事项,实现“园区事园区办”,最大限度地为园区企业提供办事便利,引导更多服务进驻园区,让企业办事真正实现“就近办、企业门口办”。截至目前,共为入驻企业办理登记事项200余次,帮助20余家企业申领贷款1600余万元,服务6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3家企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97项。

坚持标准管理,在精益求精的业务规范中展现匠心。一是受理环境标准化。按照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要求,街道大厅统一标识,设置“三区一窗”,推动人员、设备、空间等资源全方位提升。整合现有的服务场地、设施、设备,利用好“红帆驿站”等网格化管理资源,规范建设村(社区)为民服务场所。二是集成服务标准化。围绕“事项联办”和“一件事”主题式服务,将办事需求大、办事频率高、关联性强的事项进行整合,将基层群众关注的高频主题式服务延伸到基层办理。三是一网通办标准化。依托山东政务服务网一体化平台,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开通街道网上服务站点5个、村级网上服务站点106个,将街道、村级便民事项共6278项全部纳入网上办理,所有事项最多跑一次,“零跑腿、不见面”成常态。四是企业开办标准化。打造“9130”企业开办标准化服务新模式,“91”即一次告知、一表填报、一次验证、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个环节、一站办齐、一次指导、一口出件;“30”即零材料、零费用、零跑腿。企业开办“9130”工作服务标准,压减了开办时间、降低了企业登记成本、优化了审批流程,最快2小时办结。

坚持质量领跑,在流程闭环的质量变革中诠释初心。一是提升人员综合服务能力。开展专题培训、岗位练兵、观摩交流等活动100余次,打造集服务专员、智慧专员、督查专员于一体的“三员”行政办事员专业队伍。二是构筑规划化审批制度。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等在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同源发布、同步更新,做到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济宁高新区各级为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全面建成“线上线下”全面融合的“好差评”体系,基层政务服务好评率100%,实现政务服务“零差评”。三是营造全方位服务新风。强化帮办代办服务,实行“跑小青”帮办代办联盟,为基层企业、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帮办代办等服务。与上海、河北、江苏、浙江等21省270个单位、省内16市165个单位298项事项“全省通办”、132项事项“跨省通办”,实现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更快捷。截至目前,“跨省通办”共办理2300余件,“全省通办”共办理85万余件。通讯员 翟亚楠

2022-05-18 济宁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0296.html 1 强化流程再造 提升服务质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