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城市是文明的载体,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主战场,但在,在这场通往文明与美好的征程中,农民朋友并没有被忘记。刚刚召开的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进会议强调,全面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再提质、再进位,必须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全面补齐创建工作短板弱项,聚力攻坚农村创建工作。
全域城市化、市城一体化发展趋势,决定了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要从中心城区向城乡结合部、广大农村地区拓展,从重点部位向一般地带拓展,不断扩大创建工作的覆盖面。今年,中央文明办出台了新的《全国文明村镇测评体系》,并单独成立一个测评组对镇街和村进行测评,文明城市创建将逐步向农村地区延伸拓展,对农村地区的赋分权重会有较大幅度增加。这既是创建工作的再深化,也是推动农村文明村镇创建的突破口。这就要求我们,在强化城市创建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农村创建工作的指导督导,开展农村基础设施、环境卫生、交通秩序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推动农村文明村镇创建。
文明村镇创建既是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重视工作细节,面面俱到,全面梳理,在突破薄弱环节上下功夫,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空白,不留漏洞。这不仅是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的需要,也是让文明成果由中心城区向广大农村地区拓展的需要,如此才能不断扩大文明创建工作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农村朋友分享到文明发展的成果。
聚力攻坚农村创建工作,各有关部门要会同各区、各镇街,对照要求,重点加强对农村创建工作的指导督导,开展农村基础设施、环境卫生、交通秩序专项治理工作,开展结对包保、驻点帮扶,协助做好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各项准备工作,集中开展人居环境治理、移风易俗等创建活动,补齐文明村镇创建短板。要把乡村文明行动作为延伸城市文明、提升农村文明水平的重要抓手,围绕新城乡新布局、新村庄新生态、新农家新生活、新农民新风尚的目标,深入实施村容村貌、村风民俗、乡村道德、生活方式、平安村庄和文化惠民“六项工程”,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文明城市创建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要始终坚持把群众的所需所求所盼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更高品质,补齐基层短板,完善服务功能,办好民生事业,夯实工作基础,形成创建工作的“一张大网”,从城市到农村,真正实现全员动员、全面参与、全面提升,让每一个人切身感受到新变化、新成效,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依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