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鲍童
11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节气,这也表示了冬季的开始。记者了解到,根据天气预报情况,为保障广大市民用暖需求,我市发布了《关于济宁中心城区2022-2023年度采暖期提前供暖的通告》,自11月9日零时起,我市中心城区(含任城区、兖州区、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正式开始供暖运行。
在山东公用热力集团济宁四和供热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已经在为即将开始的供暖工作忙碌,“在这个大屏幕上我们可以实时监控热源、管网以及各换热站的参数。今年夏天我们对一些老旧小区、新建小区进行了室温采集设备的安装,这样能够更直观地知道老百姓家里的温度。同时,对往年发现的问题主动梳理,安排专人上门服务,确保温暖及时送到千家万户。”山东公用热电集团济宁四和供热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璟介绍说。
记者从市住建部门获悉,前期,我市加强了城市热源保改造,增强供热保障能力,华源电厂已完成供热首站技改,供热能力提升至1500万平米;嘉祥电厂新建二期供热首站,新增供热能力600万平米;里彦电厂3号机组完成高背压转子和主省煤器更换,供热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供暖期间,我们将建立供热运行参数日调度机制,坚持每天动态调度各热源企业、供热企业供回水温度、流量等各类供热参数,及时掌握换热站运行情况,全面保障群众取暖效果。”市城市公用事业管理服务中心四级调研员孙德化介绍说,严格落实供热网格化管理制度,组织各供热企业将维修力量下沉到网格一线,每10万平方米至少配备1名服务维修人员。并将供热网格服务信息牌张贴在各小区、楼栋的醒目位置,切实将供热服务送上家门,实现供热服务“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