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
第03版:

儒风运河旅游开发刍议

■陈晓霞

济宁目前拥有了“大运河”“三孔”“微山湖”三处世界文化遗产。这不仅为世界认识中国、了解济宁提供了重要平台,也为我市发掘运河文化,重组旅游空间,打造世界级的运河旅游产品带来了重要机遇。应充分挖掘济宁作为运河之都的文化价值,建设运河文化旅游带,将大运河打造成重要旅游品牌,把济宁建成京杭运河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城市。

区域联动开发,构建旅游新格局。建设“一道、双核、三大节点”的空间体系。以现有运河航道为载体形成运河旅游廊道,依托济宁运河之都、南旺运河之脊形成两大核心,梁山、太白湖、夏镇(微山)构成三大节点,构建点轴式完整的空间系统。产品特色突出“运河之都”的文化内涵。依据历史文化空间的分布状态,市区恢复运河昌盛时期的文化风貌;依托南四湖,构建大湖长河的景观风貌;结合孔孟历史文化,与曲阜形成空间连接,形成“华夏国脉”与“中华国学”之间的产品联系和空间联结。实行联动开发战略,东联孔孟文化旅游区,西联水浒文化旅游区,串联水浒文化、红色文化、孔孟文化、黄河文化与乡村文化,激活济宁西部旅游发展格局。以文化为魂,河景城一体,形成旅游业态及产品体系。打造“城河一体、湖河一体、圣河一体”的空间新格局,形成以运河为轴、城市为点、运河廊道为框架的运河文化遗产旅游格局。以水为脉,以运为魂,以城市为载体,以船舶为工具,以民俗为窗口,以参与为目的,以体验为形式,开发可观、可游、可参与、可体验、可休闲的复合型运河文化旅游产品。把运河文化开放性、融合性、系统性的理念与内涵融入旅游开发建设之中,将古代运河文化遗产的开发与现代旅游产业的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今融古、推陈出新,挖掘运河文化中最为当代人所欢迎的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内涵,打造特色品牌,形成与众不同的旅游形象。

加大横向联合,不断拓展旅游新市场。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运河遗产参观、运河文化体验、运河城镇街区休闲、运河科技益智、运河风情度假为主体功能,向东融合省会城市经济圈,向西对接中原经济区,向北融合京津冀一体化,向南对接长江中游城市群,联袂安然泰山,联动圣城曲阜,合力打造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文化旅游核心品牌和国际知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精品段。充分发挥“运河之脊”的水利科技优势、南阳古镇的独特风貌,北接大义梁山、南通北方最大淡水湖群三个不同的景观系统,设计完善的游憩产品,构成济宁完整的运河旅游产品游憩空间。突出保护,强化保育,形成运河文化与旅游产业相得益彰的持续发展态势。强化三个结合,即南水北调工程与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结合,运河航道拓展与景观风貌建设结合,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河道保护结合。严格控制影响大运河遗产本体及其景观风貌的商业开发项目,不搞设计雷同、人工化痕迹明显的建设工程;对于不符合规划内容、损害大运河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建设项目坚决取缔。

实施综合开发,实现多元化发展。把运河旅游开发与沿线城市规划与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沿途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结合起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从全市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大局出发,高起点、大手笔、科学合理地开发运河文化旅游产品。全力打造“运河之都”旅游文化品牌。形成济宁在全国运河旅游线路上的核心竞争力、旅游形象力、产品吸引力。产品围绕“运河之都”形成竞争优势、环境围绕“运河之都”形成景观优势、文化围绕“运河之都”形成个性化优势。以“运河遗产廊道”为品牌,打造济宁“运河文化”水陆交通服务系统;沿大运河将一些历史遗迹、历史古迹、历史街区等所在的具有自然、文化、历史特色的地段串联起来,建设大运河绿道系统。并配套停车场、游船码头、租车店、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食店等游憩设施。加强步行、自行车等慢行系统建设,引领绿色生活方式,展示地方文化风情。以“运河驿站”为品牌,完善济宁“运河文化”自驾车服务体系,为自驾车客人提供信息咨询、线路推荐、产品预订及汽车维修等多种服务。

完善产业要素,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以运河文化特色为目标,全力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要素,把游在运河中、住在船屋里、行在风景中、吃遍大运河、玩转南北中、买尽天下物作为运河文化旅游的开发理念。一是打造儒风运河系列品牌,如“运河人家”、“运河菜馆”、“运河绿道”、“运河驿站”、“运河记忆”、“运河情怀”等,既可以有针对性的主打儒风运河品牌,也可以组合营销运河子品牌。二是以“运河人家”为品牌,打造运河文化主题文化酒店;打造 “水浒酒店”“运河船屋”“康乾行宫”“湿地荷苑”“古城客栈”等子品牌在内的,涵盖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青年旅舍、社会旅馆、汽车旅馆、度假酒店、星级农家乐等为一体的多元化、主题型住宿接待体系。三是以“运河菜馆”为品牌,打造“运河文化”主题餐馆,培育儒风运河菜系;促进运河餐饮品牌化,传承运河美食,恢复大运河沿线的老字号,研究并挖掘运河沿线城市的特色美食、风味小吃,进行品牌化包装;开发大运河船宴、鱼宴等特色餐饮,注重创新,形成运河系列菜品。四是以“运河记忆”为品牌打造济宁“运河文化”购物系列。甏肉干饭、菜煎饼、石头大饼、煎饼卷大葱、微山麻鸭、微山湖松花蛋、微山湖莲藕、微山湖醉蟹等留下了特色的运河美食以及鲁南皮影戏、山东快书、山东琴书、山东梆子、柳琴书构成了运河两岸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均是运河历史积淀而成,已经成为运河文化发展的一部分,成为运河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是以“运河情怀”为品牌,打造儒风运河旅游演艺产品。打造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创作一系列吸引游客的演绎活动,丰富夜晚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来济宁观光旅游。(作者系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

2022-11-16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15288.html 1 儒风运河旅游开发刍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