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栋
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政德是领导干部的为官之本,注重德治礼序、讲究修身立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领导干部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核心要求,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将自身锤炼成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新时代领导干部。
一要明大德,始终在筑牢政治信仰上聚力用劲。孔子一生风尘仆仆、周游列国、屡遭磨难、饱尝艰辛,却依然弦歌不辍、不改初衷,只因为他一心念天下苍生,志在以“仁”道开万世之太平。领导干部要学习孔子这种在“百折不回”中蕴含的坚定信仰,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理论武装中不断提高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进伟大社会革命。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标对表、同心同行。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
二要守公德,始终在砥砺政治担当上聚力用劲。2000多年前,孟子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理念,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领导干部要学习孟子这种在“民贵君轻”中蕴含的宗旨意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多谋为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多行惠民之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弘扬沂蒙精神,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时刻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发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的山芋,确保干一事成一事、积小胜为大胜。
三要严私德、始终在永葆政治本色上聚力用劲。曾子将反躬自省和独处时谨慎不拘,作为提升个人修养、塑造理想人格的重要手段,坚持每日“三省吾身”,提出“君子必慎其独也”。领导干部要学习曾子这种在坚守“内省慎独”中蕴含的修炼之道,坚决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坚持原则、敢于斗硬,明白是非曲直,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敢于亮剑,敢于批评,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要自觉以党员领导干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警醒自我,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廉洁自律、修身齐家,真正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不良之友不交、不法之事不干,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亲情关,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具有其他国家、民族不可比拟的优势,是新时代政治建设和领导干部修身立德的宝贵财富,也是新时代干部政德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干部政德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要求,坚持以政治为引领,传承践行好沂蒙精神,在工作实践中转化教育成果,努力成为讲政德、立政德的新时代领导干部。
(作者系临沂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