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必须毫不动摇多管齐下,脚踏实地久久为功。
政治方向上,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最大优势。只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引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阔步前行,实现共同富裕。因此,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坚决排除任何利益集团的干扰,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坚持全国“一盘棋”,推动形成上下联动、东西协调、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格局,带领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接续奋斗。
经济支持上,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的物质保障。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只有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做大经济“蛋糕”,才能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因此,要加强科技创新,增强社会生产动能,并在深化改革、绿色发展等方面寻求突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幅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实现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同时,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全方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保护合法致富,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有序发展,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充分发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制度建设上,要深化收入分配改革,这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建立更加公平正义的分配格局,在做大做好“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和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推动城乡和区域均衡发展,加快城乡和地区信息互动和资源共享,着重解决城乡和地区差距问题,不断推动协调发展。同时,完善共同富裕发展机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丰富共同富裕基本公共服务渠道,通过人才、技术和资本等要素的有序流动和排列组合为省域、县域、乡村等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注入活力,循序渐进、分阶段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社会动员上,要凝聚广泛的主体力量,这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的民意基础。人民至上、始终代表人民利益的根本立场,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应有之义,也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体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民心所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当前,我们正处于第二个百年奋斗征途上,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要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