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银行业协会对前期银行纠纷调解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操作、有成效的“背靠背+面对面”的纠纷调解路子。
王先生与某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定价纠纷案中,协会调解人员通过耐心细致地调查了解,查看案件材料后,认为找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是调解成功的关键。由于该投诉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要确保维护银行的合法利益,还要让王先生享受到优惠利率。调解人员决定采取先“背靠背”再“面对面”的方式进行调解。
针对王先生的诉求,协会从双方失误中入手,请纠纷双方走进不同调解室,进行“背靠背”调解。一方面向投诉者说明办理贷款时,没有查看贷款合同中的利率等内容,进而签字同意接受贷款,负有一定责任,让王先生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另一方面,在说服客户后,与该支行工作人员沟通,阐述客户在申请贷款时,客户经理曾答复客户,能享受一套优惠利率,在回复客户咨询问题时未尽到清晰告知的义务,造成客户不满,进而发生投诉。
济宁市银行业协会秉持“合法”在先,兼顾“合理、合情”的调解原则,让纠纷双方坐到一个调解室开展“面对面”调解。经与双方反复协商,双方都体谅了对方的难处和心情,最终,达成贷款执行首套房利率的协议,不再追究赔偿等责任,调解成功。
在本次调解过程中,市银行业协会实现了投诉案件纠纷的快速处置。从通知调解到成功解纷仅仅用了两天时间,出具调解协议均在当天处理完毕,真正为双方当事人提供了高效的协商处置平台;拓宽了投诉案件处置的创新路径。作为一件调解成功的案例,为多元解纷打通了一扇窗口,解决了银行被“缠访”“闹访”处置的新途径;协会调解人员解决了银行的后顾之忧。通过调解,推动了投诉纠纷的和解,形成了化解矛盾的合力,最终把纠纷解决在诉前、解决在源头。整个调解过程于法有据、有理、有节。让借款人与金融机构真诚沟通、增进理解,最终引导双方达成共识,形成了可行的和解协议,坚持了公平公正的解纷原则,有效发挥了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近期,市银行业协会又陆续采用该方法调解纠纷26件,化解金融纠纷金额516多万元。许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