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2日
第03版:

以爱之名 用心守护 本报记者 孙逊 本报通讯员 刘峰 文旭

冰心曾写道:“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这正是对护士工作的真正写照。面对病痛来袭时的无助,她们向患者伸出温暖的双手;悲欢离合的场景,她们默默陪伴;患者信任的目光和那一声“谢谢”,是她们内心的感动与召唤,穿上了这一身白衣,便选择爱和奉献。在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记者来到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对这支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甘于奉献、锐意进取的护理团队进行采访。

她用真诚的心和乐观情绪感染患者

“谢谢李护士,天天给我送早饭,这几天家人不在身边,你比家人还亲。”一位躺在病床上的老人感动地对外科护士长李奔说。原来这位患者刚做完肝胆外科手术,陪护的家人有急事外出,李奔看到患者躺在床上不能动,吃饭不方便,就细心地给他带来鸡蛋、小米粥、包子等好消化的饭,一点点喂给他吃。“这没有什么,有些老人术后行动不便,我们就要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他。”

一直以来,李奔总是这样把患者当亲人来护理,患者对她的一致评价是:李护士长人真好,对病患有耐心,经常像好朋友一样陪着我们聊天,站在我们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解我们的担心和需求,用她真诚的心、乐观开朗的情绪去感染患者。

在担任外科护士长后,李奔和同事们在提升服务质量上狠下功夫,结合工作实际,从细微入手,优化工作流程,细化护理环节,深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用涓涓细流般的爱心抚慰每一颗疼痛的心,以最温暖的关心,奔赴在每一个需要她们的地方。

“我们一句关心的话,能温暖患者的心”

“燕姐,刚转来一个20多天的百日咳患者,手上全是针眼,你来看看吧。”冬天凌晨两点多,接到同事的电话,八病区副护士长张小燕马上起床,急匆匆地穿上衣服往医院赶,尽管外面天寒地冻,但张小燕毫不在意,以最快速度赶到医院,进门就立刻询问患儿病情,安抚家属情绪,选血管,穿刺一气呵成。患儿滴上液体,病情渐趋平稳,紧张的家属的情绪也平稳了,她给患儿家属及值班护士交代完注意事项,才回去休息。

在百日咳高发的季节,夜间经常看到她赶来的身影。从事护理工作16年来,春去秋来,岁月更替,张小燕一如既往地忙碌,迎接新患者、打针、发药、处理医嘱、执行操作……凭着那永恒不变的初心,把优质护理送到每一位患者身边。

“我们一句关心的话,会温暖患者的心,护理工作有艰辛、有曲折,但每当看到患者康复露出笑容,对我表示感谢的时候,我就觉得再多的辛苦也值了。”张小燕说。

“男丁格尔”的“硬核”专业力量

近年来,越来越多胆大心细、吃苦耐劳的男护士绽放出特殊的光彩。在病房、手术室、在急救一线,他们承担了不少应急和需要体力的护理工作,用汗水和行动书写下一篇篇“男丁格尔”的故事,谢新令就是其中一员。

“谢谢你们,让孩子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谢新令在一次巡视病房的时候,一位住院患儿的母亲说孩子生日到了,谢新令就放在了心上,与同事们一起策划了孩子的生日“宴会”,病房里响起了欢快的生日歌,患儿母亲连连说着感谢的话语,在一声声的“生日快乐”中,腼腆的孩子露出了笑容……

参加工作至今,谢新令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要求自己,悉心护理每一位患者,从治疗、护理、生活、心理,方方面面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尤其是娴熟使用高流量湿化治疗仪、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管路连接、输液泵、注射泵、心电监护仪等各种仪器,为患者带来优质护理。

“只有拥有‘硬核’的专业力量,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谢新令始终这样认为。

2023-05-12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35523.html 1 以爱之名 用心守护 本报记者 孙逊 本报通讯员 刘峰 文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