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得无聊,自寻其乐,杜牧在自家院子里凿了一个坑,里面放上两盆水,干嘛?看水平如镜,看蓝天白云,也看水中的月亮。看来看去,偶成一诗:“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生活,除了鸡毛蒜皮,诗意同样不可少。
一日三餐,柴米油盐,一顿少不得,一样不能缺。寻常烟火,有人叫苦连天,抱怨不止,有人坦然面对,笑在脸上。锅碗瓢盆叮当响,有人听出的是聒噪,有人听到的是交响。相同的食材,有人用心烹调,融进自己的喜欢,盛出来的是美味;有人疲于应对,不得已而为之,装盘的是填饱肚子的菜食而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苏轼,以达观心态,文火慢炖出东坡肉。换做他人,东坡肉当是何种滋味?烟火气,可刺鼻呛人,亦可飘溢沁人。
向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陶潜,难道他荷锄除草时还哼着小曲吗?若不是,怎会有“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悠然自得的他,关键是“心远”。心远了,烟火里才有了诗意。
在平平淡淡的课堂上,有孩儿忍不住带着小宠入班?“那还了得,无法无天。”我一番细查,折腾再三,才水落石出了。孩儿服服帖帖,自己认了错。胜者喜,败者哀。数天后,喜气渐渐走失,愧怍渐渐升起。这小宠不就是孩儿攀书山、游学海的诗意吗?想到这,竟压出心底的“小”来。
烟火人间,也要折腾出诗意。俗语曰:平平淡淡才是真。真的是烟火,诗意盎然的是心情。赋予生活以诗意,为寡淡生活加点盐。照旧宣读我们的“班级纪事”,聚焦我们的“卷王”,突出其“三拽”,争先回答问题拽,制服同桌拽,扣分不以为然拽。同学们颔首,微笑,默叹,以为妙绝。课堂氛围活跃,少年脸上荡漾着青春的笑意。面对“三拽”卷王,我禁不住发言:第一拽后是句号,第二拽上是引号,第三拽后是叹号,保住你的句号,去掉引号和叹号。言毕,卷王脸上有三分喜悦,三分羞赧,三分愧疚,还有一分是诗意。
生活,不就是一半烟火一半诗吗?一半烟火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一半诗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如此,烟火生活,生活烟火,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