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3日
第03版:

凤姐是个好管家

王兆贵

《红楼梦》中有位凤姐。在贾府的内务管理系统中,如果说贾母是董事长,王夫人是总裁,那么凤姐就处在常务副总裁或执行总裁的位置上,实权在握,举足轻重。按今天的说法,也算是个职业经理人。在这一管理层级中,凤姐的表现相当称职。

贾府一应大小事体,凡由凤姐出面,处理得总是那么干脆利落。特别是在控制局面、化解危机方面,凤姐筹划有方,执行力强,表现出卓越的管理才能。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孙媳妇,看事如此精明,行事如此干练,更加难能可贵。

凤姐在贾府的地位和威信,是靠聪明才智树立的。单就以下亮点来看,的确是把当家理财的好手。

凤姐识大体,顾大局,到位而不越位。

处世应对中,王熙凤料事机敏,往往对方还没开口,她已猜到了;对方刚要提起,她已办过了。贾母、王夫人毕竟是过来人,遇事总要从家族的长远利益权衡轻重。

凤姐年轻,有时免不了争强好胜,轻举妄动。但当她领会到长辈的意图后,会立即刹车,让自己冷静下来,说出一番重新领悟的道理,做出利于大局的安排。

有人说她这是唯老太太马首是瞻,看王夫人脸色行事。试想一下,她如果不这样做,在贾府能站得住脚吗?又如何能侍候好、管理好这么大一家老少呢?

凤姐善沟通,会协调,出头而不过头。

贾府人多、口杂、是非多,一旦发生纠纷,凤姐都会在一线,问明缘由,调解争端,安抚各方。在抄检大观园事件中,因嫌疑对象牵扯到自己,凤姐就不便出头署理了。

当她见王夫人带着绣春囊前来对质时,连忙跪地哭诉,一连讲了五条理由,力证自己清白。打消了王夫人的疑虑后,又提出了不公开察访的正确对策。

抄检行动开始后,凤姐便不再逞强掠阵,而是让王善保家的打头,自己则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支应着。一路上,凤姐虽然低调,但该出头的时候,总是把话说到前头,把工作做到前头,避免引起被抄检对象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还有一点,就是该出手就出手,当断则断。就拿她协理宁国府操办秦可卿后事来说,颇有指挥若定的裨将风范。她不是临危受命,也不是危机公关,而是借调协理。选她的理由,至少有三:一是她与秦可卿的关系密切,算得上至交。二是她虽长秦可卿一辈,但也都是府上的女管家。三是她在宁国府没有利益纠葛,以局外人的身份行事,无牵累,放得开。

在荣国府,王熙凤虽然也是一线的内当家,但是遇有重大问题,须得禀报王夫人乃至贾母后,方可伸展拳脚。到了宁国府,这一切都免了,可以便宜行事,直接杀伐决断。起初,王夫人还担心她未经办过丧事,料理不周,惹人耻笑。她却毫无惧意,勇敢地应承下来。

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知情识弊,对症下药。此前她就已了解到,宁国府的弊端在于人员管理过松,财物管理过乱,赏罚不够分明。

她到任后,首先清点人头,登记造册,以便分班作业,各司其职。其次是弄清家底,做好预算,严防超支冒领,虚耗用度。第三是领牌出纳,交牌核销,钱物对应,收支相符。第四是推行新规,严格考勤,不管何人何事,均不得以旧例为由敷衍塞责。

于今看来,这四件事不过是岗位责任制加定额核算制,但在当时的宁荣二府,不仅难得,而且奏效。当她点名过后,正准备处罚迟到的执事时,见有人前来奏领事务,就把这事暂放一边,先处理急办事务,核点无误的发给对牌,查对有误的打回重报。

那个迟到的执事,是个负责迎送亲客的体面人物,因睡回笼觉来迟了,在一旁不住地求饶。凤姐对他说:“明儿他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迷了,将来都没了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人就难管,不如现开发的好”。于是便放下脸来,打板子、扣月银,毫不容情,并警告众人说,今后再犯,加重处罚。大家见凤姐威重令行,便都勤谨起来,谁也不敢含糊。

王熙凤是美人、能人,但不完人,我们不能用高大全的标准去裁度她。在她的性格基因中,确有明显缺陷。比如,贪婪、嫉妒、诡诈、严酷等,无非是缺乏妇人之仁。

纵览《红楼梦》全书,损她的人说她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夸她的说她能说会道,泼辣干练,男子万不及其一。周瑞家的在向刘姥姥介绍凤姐时说,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斗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不过她,就只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周瑞家的这番话,道出了王熙凤的真面目。

2023-05-13 王兆贵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35605.html 1 凤姐是个好管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