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0日
第03版:

爱的生命舞台

谢华

小时候我在东北乡下读书,要从村里爬两个山坡,走五里多路才到大队上的学校。母亲起得早,要是冬天夜色还很沉,母亲就开始了忙碌。

母亲总是前一夜把柴禾从外面抱进屋里,晾一晚才容易点燃。先用干的蒿草、碎木屑引火,再将树枝架在灶膛里,很快火苗蹿起来,映红了灶膛,映红了母亲,也映红了整个厨房,接着把大地和天空照亮。

把淘好的米放入铁锅,火苗舔着锅底,母亲用铁笊篱搅动那些饱满的米粒。六七分熟了,把多半沥干米汤捞出来,放入铁盆,锅底留下的一少半又加点水,再放上一个蒸簾,米盆放在上面,盖上锅盖,用不上几分钟,饭就熟了,锅里的稀粥也软软糯糯。

屋外寒风凛冽,屋内暖意融融,一家人围着饭桌,吃着母亲腌的咸菜,炒的酸菜土豆丝,顿时暖和了。

那时候蒸的捞饭特别香,颗粒分明,每一颗米饭都晶莹剔透。这是每天灶台前母亲的剪影,几十年后的今天,那些烟熏火燎的往日时光常常就在眼前。

那个年代的东北乡下,我们家的兄弟姐妹又多,一年四季能吃上几顿大米,竟也不是刻骨的记忆,我的母亲为一家老小吃喝而忙碌的背影,却恒久地在我的眼前。那些缭绕着烟火的清晨与黄昏,一家人平淡的日子被母亲打理得有滋有味,捂得滚烫滚烫。

随着屋檐下徐徐升起的炊烟,母亲的一天,就从灶台旁开始。多少年,灶台换了又换,永远是母亲劳碌一生的天与地。灶台就是母亲的舞台,是母亲的地盘,是她那代人从未解脱的天经地义。仿佛树与土、鱼和水的存在,母亲是和灶台紧紧黏合在一起的。

那厨房里蒸腾的热气,是母亲的呼吸。

母亲的有生之年,不管多忙多累,总会把灶台抹了一遍又一遍。她擦拭的模样总是那么专注,正像灶膛里火苗的晃动与火光的映照——那布满沧桑的面孔,温暖着一家人的生命。

我在那灶膛烤过的玉米,熥过的土豆,太多太多的记忆都依偎着母亲的灶台。平淡如水的时光里,母亲给了无限的美味,无比的温香,无尽的深情,给了我这辈子永远无法割舍的记挂。

“人要实心,火要空心”,这是平凡母亲在一腔灶火的背景前面给我的人生托付,无论在海角在天涯,早已根植于我的生命。

2023-05-20 谢华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36133.html 1 爱的生命舞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