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王粲)近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6场,介绍我市提升“两个健康”水平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近年来,市工商联紧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建立常态化学习培训机制,去年以来共开展10余次集中培训,先后邀请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授课,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济宁市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班”,在全市设立3处“济宁市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成立市工商联(总商会)青年企业家委员会。健全“工商联+N”工作机制,打造“工商联+融资平台”服务模式,携手13家驻济银行和地方银行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常态化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落实“一商会一法律顾问团”法律服务模式,开展各项法律服务600余次;联合16部门开展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工作,与公检法司等部门在市县两级建立共建沟通联系机制;会同有关部门首次创新开展“2022年济宁民营企业100强”申报发布工作。建立“政商直通车”机制,打造“亲清济宁·民企连心”工作品牌,邀请涉企部门、金融机构等为企业面对面解疑惑、送政策;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去年以来工商联界别提报提案80余件、社情民意信息130余篇,多篇提案被列为重点督办提案,多篇社情民意信息被全国、省、市政协采用。推进东西部协作,促成3对企企和6对村企结对,向万州区结对村捐款捐物、参与消费扶贫,利用企业资源帮助当地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展系列招聘活动,动员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积极投身“荒山绿化”行动,凝聚工商联系统力量共同抗疫,为奋力谱写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