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30日
第04版:

1949,炊事班叔叔到我家

陈崇坤

1949年3月中旬的一个夜晚,我们这个小村庄里的人,差不多都已经入睡了。可是,不知是谁家的一条狗,一声紧一声地,把寂静的村庄吠得无法平静,这是有陌生人进入村庄了。

母亲像是听到了什么,说:“他大,屋外面好像有人在走动,还有人在说话。”

“老班长,我们就这样呆在外面可有点受不了……”

“小声点,别打扰老乡睡觉……”

外面两人的这番对话,母亲不仅听得非常清楚,也断定他们一定是为穷人打天下的解放军。

母亲穿衣下床,先点亮一盏香油灯。尔后,她迈着三寸金莲,慢步去开门。父亲也已起床,他不放心,就跟在母亲身后。只见,屋外面十多个军人,有的蹲在墙根下,有的靠墙站着。

“大哥,大嫂,请原谅我们深夜来到村庄……”

说这话的是一位50岁左右,胡子拉碴的老兵,大概是个带队的。这当儿,他握住父亲的手,长话短说他们这支解放军从何而来。父母亲这才晓得,渡江战役期间,解放军的这支先行部队,在穿越大别山后,奉命率先来到怀宁,为渡江战役做战前准备。今夜,暂驻扎到我们陈家村庄。

为让战士们进屋休息,母亲将我们一家老小临时挤到东厢两间房里,腾出另外两间空屋。

“大哥,太麻烦你了。”老班长见我父亲从屋外弄来一大捆稻草,给他们铺好,不由感谢地说。随后他们把叠得方方正正的被子解开,铺在稻草上,和衣而眠。之后,父亲告诉母亲,别的农户家,也都像我家那样,主动让出空屋,把干稻草铺到地面上,以免解放军睡时受凉。

第二天清晨,我们这个小村子可热闹了——住到各家的解放军,一听到起床出操的军号声,全都一跃而起,随即叠好被子,到屋门前稻场上集中。接下来,出操结束。战士们把各家房前屋后及屋左屋右,全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各家水缸都挑得满满的。

我家住的是炊事班,为了不影响我家烧饭,老班长和几个战士,一大早就动手,在我家屋外场地上搭了个临时的土砖锅台后,老班长立即带着炊事班的战士,去屋后的柴山上捡些干松柴来烧饭。

上午,我母亲和几个姑娘媳妇,给炊事班送菜的时候一再说,这些小菜不要钱。可就在这时,过来一位解放军干部,非常和气地一边谢过老乡送菜,一边让管事务的人当即付给菜钱。老乡们不收,管事务的人说:“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钱,这是我们的纪律。”

炊事班的三餐饭,比我们庄户人家开得早。每到开饭,各班战士们都自觉排着队。那个中午,母亲因为忙而烧饭太迟,这下可把6岁的我饿坏了,就悄悄去厨房拿了个小碗,到炊事班先要点吃的。那时候,我根本不懂这是否体面。

“咦?咱的队伍,今天竟多了娃娃兵。”有个战士戏笑着说。老班长一看是我,就把我牵到他身边,给我盛了一碗饭,还夹了菜。临了,老班长还招呼我,没吃饱还来盛。

那时,我虽然很小,但我对穿黄军装,头戴五角星军帽的解放军特别有好感。比我大6岁的二哥,还同炊事班管事务的小马叔叔合照了一张照片,今天依然保留着。

第二天下午,我很好奇地看着两位解放军叔叔正向土砖围墙上刷写大幅标语,就问:“叔叔,这上面写的是啥?”其中有位叔叔一个字一个字念给我听,“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转眼,到了第三天清晨,母亲喊我们一家人快点起来,说解放军叔叔们一会儿都要离开村庄了。我一听这话,就赶忙下床,让母亲领着我来到了炊事班。只见,老班长他们全都备好了行李,正准备到房前屋场上排队。就在这当儿,我快速来到老班长身边,紧握着老班长的手,依依不舍。老班长呢,一见到我,忙蹲下亲了我一下,尔后牵着我的手,向前来送行的我们一家人握手告别……

多少年后,我才懂得,当年的解放军和我们老百姓,真的是军民鱼水情难分啊!

2023-07-30 陈崇坤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41724.html 1 1949,炊事班叔叔到我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