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发明
今年恰逢工作7周年,自己也将步入而立之年,抚今追昔似乎跟“村”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生村官、驻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包村干部……六个村的点点滴滴,有欢笑有收获、有成长有苦涩,从中我真切地体会到,这是多维度的角色转变,是深层次的学习实践。
大学生村官。2016年7月,我怀着干一番事业的向往,来到农村工作,第一个职务就是大学生村官。从大学的“象牙塔”走向社会的“大熔炉”,面对幼苗时的小葱和小麦、地瓜与茄子区分不清的窘境,我深知必须加强学习、勤于实践,特别是要向镇、村有经验的同志多学多听多思考,深入一线走访入户,重点针对特殊困难群体、在外能人、党员代表等了解所思所想。任村官期间,我开设了“小明村官”课堂,帮扶了3名留守儿童,打造了村官助农项目,助力农户销售大樱桃、花生油、槐花蜜等农产品,用实际行动换取了老百姓对咱的信任和支持。
驻村第一书记。2018年7月,两年的时间悄然划过,我转正成为一名选调生,同时兼任驻村第一书记。虽然工作转岗到镇里,但心却留在了村子里。从初入基层时的迷茫无措,到如今面对村级党建、精准扶贫、环境保护、移风易俗、秸秆禁烧等工作的游刃有余,有时候自己想想都不知道怎样坚持下来的。所有走过的路,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今天看似平凡,明天也许会感激这份平凡。只有以永不懈怠的精神,一往无前,勠力而为,走好当下的路,才能在平凡中绽放不一样的青春。
村党支部书记。2019年9月3日,全市选派年轻机关干部到村任实职支部书记,市委组织部领导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到村任职的重要意义,主动适应角色转化,加快融入农村环境,用心用情服务基层,以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扎实有效的工作成绩,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近两年来,村党支部书记的经历是我最宝贵工作财富,大家伙一起经历防控、维稳、征地、拆迁、迎查等急难险重工作,同吃同住同劳动,真切感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村里人”的照顾,从打的第一口117米的深水井到道路柏油铺设,再到美丽乡村项目提升,直到如今仍历历在目。“向下扎根、向上成长,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任职期间我时刻把16个字镌刻在心里,村党支部书记的经历让我深深懂得了用泥土垫起知识的厚度,用汗水粘牢与老百姓感情的真挚含义。做好农村工作,我认为要有一点泥土气、一份浓情怀、一手好本领、一身正能量,唯有我们真情融入了、倾心付出了,把心交给群众,老百姓才信任你,各项工作开展才有的放矢、取得成效。虽然我已经离开了村子,但我的心已然扎根在那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包村干部。2021年12月底,因工作需要,组织选派到某镇担任镇党政班子成员,同时成为一名包村干部,从参与者、实践者到指导者,多角色的转变,全方位的实践,用自己所学所思来推动包保村的村级党建、集体经济、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工作,实实在在解决实际问题,帮村支部书记想路子、谋法子,出实招、谋实效,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幸福指数”。
有人说,对于庄稼而言,最好的肥料是农民的汗水,而对于我们年轻人,最好的肥料无疑是内心的奋斗。井无压力不出水、人无压力轻飘飘。只有奋斗的人生才能充满希望和未来,只有奋斗的人生才能占领新时代的“珠峰之巅”。愿未来,让我们永葆乡土情怀、牢记初心使命,奔赴下一场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