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7日
第02版:

全国内河港口首个数智化AI“电子煤棚”上线运行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曹洋 高峰) 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为进一步提升全市港口绿色化发展水平,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组织召开全市港口污染防治经验交流会暨跃进港数智化AI“电子煤棚”上线仪式。市生态环境局、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全市港航从业者代表共同见证了全国内河港口首个数智化AI“电子煤棚”上线运行。

蓝天白云之下,跃进港内一道绿色激光扫过,如同“天眼”一般俯视着整个港区,一个个高压喷射雾桩喷出的团团细雾,覆盖了整个散货堆场。港口数智化AI“电子煤棚”管控一体化平台上,实时显示着覆盖整个堆场的粉尘浓度云图以及雷达扫测、监测预警、雾炮控制等数据。

粉尘治理迈入“智能时代”。跃进港数智化AI“电子煤棚”项目采取“1+1+3+20+80”建设框架,前端搭建1套激光雷达粉尘监测设备、3套PM10监测设备、20台粉尘监测设备、80套高压喷射降尘设备,后端配套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跃进港董事长李宁介绍道:“跃进港现有露天堆场23万平方米,主要货种为煤炭,在装卸、堆存过程中容易产生粉尘。之前,洒水降尘只能凭经验,控制效果难以量化。现在有了这套系统,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经预测,该系统应用后,跃进港每年节约水资源1.2万余吨,节约人力、能耗和维护成本超100万元,生产成本降低约8%。

自主创新五项关键技术。该套系统运用智能算法技术和管控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创新监测喷淋智能结合,当某个点位粉尘浓度达到预警值,系统自动发出指令启动高压雾柱。创新点线面有机结合,构建全方位、无死角的扬尘防控体系。创新3D实景模型展示,实现各个区域实景实时展示。创新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将堆场划分为136个监测网格,结合气象参数进行智能分析。创新系统运行监测报告,做到“一事一表格、一日一报告、一月一汇总”。

“这次上线启用的跃进港数智化AI‘电子煤棚’项目,在全国内河尚属首个。这是我们依托科技创新赋能、实施科学精准治污、建设绿色港口、打造美丽港航的有力举措。标志着我市港口污染防治实现了由粗放向精准、事后向事前、人工向智能的转变,对全国内河散货码头扬尘治理、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提供了‘济宁方案’。”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谢艳震表示。

2024-08-17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8864.html 1 全国内河港口首个数智化AI“电子煤棚”上线运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