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在《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中写道:“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霜鹰近北首,雊雉隐聚茅。”喜鹊感知春已近,忙着衔泥叼枝,筹筑新巢;大雁有了北归的念头,在天空排列成阵;草丛里野鸡的鸣叫声划破寒空,宣示着生命的坚韧。
小寒时节,水冷风寒,冰霜凝结,却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古人喜以小寒入画,北宋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堪称经典。画卷之上,山峦被雪,犹如银龙蜿蜒盘踞。枯枝挺立,一片寒林肃穆之象。山脚下几间茅屋,袅袅青烟隐约可见,一条冰河泛着清冷的光。
小寒时节,腊梅凌寒绽放,正应了朱淑真的“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一树树金黄,与银白世界相映成趣。寒风拂过,花枝摇曳,清香缕缕。
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是寒冬里舌尖上最妥帖的慰藉。每年这时节,家家户户粥香四溢,正所谓“小寒粥暖驱寒意,此味人间最相宜”。
小寒大寒,准备过年。家家屋檐下挂满腊味,厨房里充溢着香气,乡下已被浓浓的年味所笼罩。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小寒时节,正值冷暖重叠、冬春交替,并非仅有孤寂冷清,更有温馨祥和、暖意融融,令人心怀希望。纵冬日尚未远去,亦能坦然自若,笑对严霜冷雪,静待大地春回。
■黄雪娥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