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4日
第03版:

冰箱里的暖

葛鑫

邻居大妈是我山东老乡,每年冬至,都给我端盘饺子过来。家乡味十足的冬至饺子,让我想起了母亲和母亲包的冬至饺子。

上个世纪40年代中期,母亲出生于鲁中山区,那里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60年代初,姥姥家里非常困难。母亲在临沂上学,老话说“冬至大过年”,冬至前后,母亲要回趟家,过冬至节,也是回家带干粮。这时候,姥姥就想着给母亲和小姨吃顿饺子。

母亲和小姨把姥姥“找”来的一点儿面粉掺上地瓜面,把萝卜缨子或大白菜剁细了,包上一小盖垫水饺。后来她们陆续工作、结婚、生子,日子越过越好,母亲还是喜欢吃饺子。

逢年过节,特别是“大过年”的冬至,肯定要包饺子。儿时的冬天特别冷,屋顶上覆盖着白雪,屋檐下挂着长长的冰凌子。我和哥哥、弟弟围坐在父母身边,一起包饺子、吃饺子。

母亲总能调制出各种美味的馅料,不管荤的素的,吃起来都特别香。那时,姥姥已经不在了,第一碗水饺会端给姥爷先吃。姥爷每当接过水饺,都会念叨一声“年终有所归宿”。那时,冬至是大节日,漂在外地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

后来,我们陆续长大,离开了母亲。每逢冬至,母亲还是会包饺子。

小弟离家最近,每年冬至都回去陪母亲吃饺子。母亲说,只要她能动,一定会让大家吃上她包的饺子。母亲的最后一个冬至,因为严重的肺病,坐都坐不住了,还是给全家包了最后一顿饺子。

前年的冬至,我们都不能回家陪父亲吃饺子。父亲视频电话说,冰箱里竟还有一袋母亲生前包好的饺子。看着视频里的饺子,一股暖流涌上眼眶。我默默地对自己说,只要母亲活在心里,无论在哪里,冬至都会有饺子。

2025-01-04 葛鑫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4615.html 1 冰箱里的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