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玲玲
当前,传统产业在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在不断培育壮大,未来产业也在超前布局,新质生产力的浪潮正席卷而来。那么,新质生产力究竟“新”在何处?我们需要从三重维度予以科学把握,切实增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从世界维度来看,新在“先进”
所谓先进,即最新、领先,就是看与全球生产力水平顶尖的国家相比,是否具备在新领域、新赛道上与之同台竞技的能力,能否跻身第一梯队。中国曾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然而如今,这一局面正在显著改变。
比如,我们常见的海藻,原本每吨不过8000元,但经过尖端技术的纯化处理后,提取出的海藻酸钠价值高达2亿元,增值数万倍,我们是全球第二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有一艘堪比航母的大型渔船名为“国信一号”,是“中国造”的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它突破了近海养殖限制,年产量超过两个查干湖,有效落实了“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大食物观,让我们更有信心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还有我们熟知的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生产作业有条不紊、高效运行,却几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自首次作业以来已十次刷新装卸效率世界纪录,稳居世界领先水平。全球第二、全球首艘、世界领先……我们在许多领域已与世界强国并肩而立,正加速向“先行者”的角色迈进,以伟大实践生动诠释了新质生产力“先进”的本质。
从历史维度来看,新在“质优”
所谓质优,即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就是看与传统的生产力相较,是否实现方式转变、创新主导,能否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是指技术进步、资源配置等无形要素,通过对有形要素的赋能和组合优化,形成的对经济增长的强大驱动力。它的大幅提升,可直观地体现为两个指标。一是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就是看企业的盈利能力。过去,我们在全球产业链中主要依赖贴牌代工、汗水驱动,利润微薄,赚取的是“辛苦钱”。而如今,以光伏、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走向产业链高端,利润丰厚,赚取的是“智慧钱”。二是人均国民收入,就是看百姓是否能够享有更多的财富。当前,我们已十分接近世界银行设定的高收入国家门槛,但目标远不止于此,我们将继续努力,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只有企业利润率更高、百姓更加富裕,才是质优的生产力。这不仅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更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共同追求。
从理念维度来看,新在“绿色”
传统生产力理论强调的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而新的生产力理论强调在改造自然过程中更加注重顺应自然,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绿色,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定义已拓展至包含优美生态环境的全方位需求,绿色发展的价值取向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度契合。绿色,亦彰显着更高更强的竞争力。过去十年间,我国碳排放强度下降34.4%,以年均3.0%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GDP增长,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展现了绿色发展的澎湃能量。绿色,还代表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以清洁能源、生态农业、绿色建筑等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引领我们走向更具前景的未来。新时代,我们持续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越来越多的绿色创造,擦亮了新质生产力的“底色”,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色彩。
“先进”“质优”“绿色”的新质生产力正在掀起中国最生动的时代浪潮。我们要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因地制宜谋发展、先立后破开新篇,以新的理念、新的视野、新的格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作者单位: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