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鲁新 杨静
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围绕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尽快出台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低空经济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抢抓低空经济发展“风口”,以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引擎,可为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制定政策规划方案 测试拓展应用场景
中央和省级关于低空经济的政策不断出台,为地方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市应立足自身,抢抓机遇。首先,制定出台政策。产业发展政策方面,结合中央和省级要求,制定低空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和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支持保障政策方面,制定低空经济促进条例和若干政策措施;低空管理政策方面,细化出台管理条例,符合国家空域管理政策要求。其次,规划实施方案。设定低空经济发展阶段目标,针对不同用途领域如低空+文旅、低空+物流、低空+农业等,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细化技术细节和管理要求,有序推进。最后,拓展测试应用场景。根据不同应用领域需求,按照政策规定和条例细则,开展场景测试和应用拓展,验证不同环境测试效果,统筹发展与安全,扎实推进。
因地制宜夯实基建 融合推进低空航运
发展低空经济涉及诸多环节,济宁工业基础坚实,机器人和无人机产业优势明显,人才资源富集,具备突出优势。应因地制宜做好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其他产业有序推进。一是依据国家和省级相关政策标准,获得低空空域飞行权限,划定飞行航线和站点,建立高效的空域管理协调机制,配套低空网络设施、数据设施、监管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确保飞行器平稳飞行。二是选好和建好低空站点和临时起降点,满足飞行器起降需求,完善低空场地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三是结合产业优势,拓展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围绕无人机、飞行器和低空设备设施等产业,通过市场驱动和政策支持形成低空产业群,辐射带动其他产业。四是打造低空+城市管理、低空+货运、低空+物流空中通道,缓解道路交通拥堵,构建智能交通应用场景和业态,探索持续平稳发展模式,循序推进低空航运发展。
发展产业做好引育 链式驱动低空经济
济宁工业基础扎实,工业门类齐全,正着力打造工业强市、数字强市,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以低空场景应用为驱动,以智能交通建设为推进,发展低空产业,做大低空经济。一是夯实工业基础,发挥工业和制造业优势,为低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和示范。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拓展市场需求,吸引金融、科研、资本多方参与,拉动低空产业。三是深化产业链研究,加强对外合作和招商引资,构建低空经济产业链条,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避免无序发展。四是围绕低空飞行器整机、关键零部件、航空新材料与电子元器件领域,推动短板领域补链、优势领域延链、新兴领域建链。五是打造低空产业重点项目,给予政策扶持、要素供给、着力培养,形成一批专注低空经济细分领域、创新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六是以链式驱动低空经济产业新生态,布局重点项目、打造示范园区、培育孵化基地,营造良性发展、绿色安全、行业融合的低空经济新业态。
创新模式落地孵化 发展完善辐射推广
低空经济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经济模式,发展潜力巨大。培育发展壮大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形成集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的产业链,吸引多技术综合应用的创新模式。一是借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或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打造低空经济和低空产业产学研用基地,为产业发展提供孵化场所。二是引进低空产业项目,加强与国内外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合作。三是加强高校、职业院校与企业、公司校企合作,培养培训低空经济、低空产业人才。四是构建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推进产业良性发展。五是做好场景应用宣传推广,将低空产业辐射到更多领域,推动低空经济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