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但凡读过古诗词的人,提起古人元宵节赏灯的景象,大概都会想起宋朝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尽管彼时的南宋被金人碾压,偏居江南一隅而危机四伏,但在文人名臣百余年的治理下,工商业发达,科技领先,经济繁荣,文化艺术更是达到巅峰,江南百姓也度过了一段平安稳定的日子。
每临元宵佳节,以临安为首的城乡,花灯连营,焰火飞溅,各种彩舞、游戏、节目层出不穷,人们蜂拥而出,通宵达旦地狂欢,端的是盛况空前,让后人感叹不已。
隋炀帝杨广在《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写道:“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诗中既描述了元夕的盛况,又渲染了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气氛,还炫耀了宫廷中流金泄银的奢华生活。
大唐,历经“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国力空前强大,社会经济繁荣,商业发达,交通顺畅,城市繁华,对外贸易活跃。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各国商贾云集,形成“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的盛世局面。
唐人充满自信,豪放大气,从元宵赏灯可探知一二。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烟,玉漏莫相催。”记录了大唐元宵节里,无论京城和乡镇,处处张挂彩灯。大都市中,更有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等,满城的火树银花,连绵不绝,璀璨夺目,与闪亮的星斗相映,令人目眩神迷。
节日期间,朝廷也取消了宵禁的戒严令,城门坊市大开,当真是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灯影处,歌伎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载歌载舞,营造出“月华连昼夜,灯景杂星光”的繁华瑰丽景观。
古人男女之防较重,青年男女平日难以相见,儿女婚配尽由长辈指定。唯有元宵节里,金吾不禁,男女老幼尽都舍家出游,给青年男女提供了相识情定机会,堪称古人“情人节”。
欧阳修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只是欧阳修笔下那对小情侣终未成就伴侣,又有“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一说,着实遗憾。
才女李清照,饱受北宋亡国,丈夫辞世,流离失所的苦难,于元宵节里写出“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忆起往昔盛景,愁肠哀怨,悲凉之气扑面而来,使人唏嘘。
■汤青 摄影